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政府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是与同匈奴斗争的成败相联系的。汉开发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意图,以取得军事上的主动权,而对匈奴军事上的胜利又反过来巩固了对西域的统治,二者相辅相成。 汉通西域及对西域统治的成功,使匈奴失去了对汉军事斗争的依托,大大削弱了匈奴的国势。汉朝政府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汉王朝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交流将中原与西域维系在一起,这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汉以后,历代中原王朝都把西域视为中国的领土,即使处于分裂的状态,也总是力图把它统一起来。

——摘编自刘彦威《西汉王朝的边疆经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王朝开发西域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西汉王朝边疆治理政策。
2 . 下图是考古学者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潘坤帕遗址发现的博局纹铜镜和神兽铜镜。从形制和纹饰看,铜镜与中国境内发现的汉镜相符,材质分析也显示,它们都是从中国输入的。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古代中国(     
A.青铜铸造技术领先于世界B.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交往
C.官营手工业注重质量信誉D.对东南沿海实施有效治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思想的革命浪潮往往发生在历史变革或是文化交融时,我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文化思想革命浪潮,分别是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两宋交替时期和近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时期,这三个时期无不伴随着社会的大变革……我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每每都在积累的文化思想冲突和交流中,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以更具开放性的文化情怀兼容和吸取着先进文化的精髓,用灵魂的最深处雕琢和传承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思想精华。

——摘编自王荣君《中国历史上的三次文化思想革命浪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围绕“文化思想革命浪潮”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024-01-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20年,华资煤矿机械开采的煤产量从54 万吨增长到328万吨,开采比重从7%上升至23%。由于欧洲各国战争的需要,锑、钨等稀有金属的价格猛涨,中国的开采量亦大有提升,至1918年,我国锑矿和钨矿产值跃居世界首位,使民族厂矿大为获益。水泥工业始于 1907年周学熙在唐山创办的启新水泥公司,初期投资 100 万元,到1921年增至880万元,年产量由18万桶增至71万桶。一战期间新开设的还有上海水泥公司、太湖水泥公司、大冶水泥公司等,均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成功。

——摘编自王姗《1895—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27—1931年间较为平稳,1931、1932 至1935年间陷入了深刻的危机,1936、1937年明显好转。依据刘佛丁提供的统计资料,1927—1931年间民族资本制造业及公用事业投资年平均增长 6 662.6 万元,年递增率为14.6%。 1931——1935年,年平均增长1576.7万元,年递增率只有2.4%。 两阶段的差别是明显的。

——摘编自王方中《1927—1937年间的中国民族工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4-01-14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53—1957年,新中国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2.1%,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11.9%,国民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9%。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农民3.2%,职工4.9%。这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贯彻
C.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D.三线建设改善了工业布局
2024-01-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下图反映的战役(     
A.是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成为敌后游击战的典范
2024-01-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开国元勋朱德有首诗写道: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称颂的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2024-0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北京大学学生创办《五七》日刊作为运动的喉舌。一时间,全国各地出现大量小型革命报刊。据不完全统计,总数有 400余种。 这些刊物大多以宣传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为己任。这些报刊的发行(     
A.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B.使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兴起D.反映了文明开化的新风尚
2024-01-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漫画家马星驰在19世纪末绘制的漫画《东三省之近视》。漫画所示事件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划分势力范围B.《马关条约》的签订
C.日本制造旅顺惨案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2024-01-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光绪朝东华录》载:“自粤匪构乱以来,各省督抚,因时因地,每有便宜陈奏,朝廷往往曲为允从,部臣亦破例议行……部臣每以情形难以遥度,仍请交督抚酌议。而督抚则积习相沿。动以窒碍难行,空言搪塞,虽有良法美意,格而不行。”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央权威的弱化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C.阶级矛盾的加剧D.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2024-01-1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