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就控制了中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香蕉业。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对拉美农业的投资高达8.85亿美元。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策划推翻危地马拉政府的阴谋活动。从整个拉美地区看,大宗农产品仍然是咖啡、可可、香蕉等传统产品,在1985年拉美出口总值中占17.5%。70年代以来,粮食作物的年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低于拉美的人口增长率,拉美从粮食净出口地区变为净进口国。跨国公司为维持拉美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对封建土地制度残余的存在采取支持态度。

——摘编自高君诚《美国跨国公司与拉美农业》等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在拉美进行了全面的扩张,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并不密切,只有古巴加入了不结盟运动。1967—1971年,就各国有权自由支配其自然资源主权,拉美国家与美国的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巴拿马加入不结盟运动。苏联利用古巴成功打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此时方兴未艾的不结盟运动为拉美国家提供了第三种选择。不结盟运动成员国通过协调它们在联合国的行动,并通过与北方工业化国家的谈判,成功地将很多经济政策方面的要求载入国际宣言和决议。目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3个国家中有26个加入不结盟运动,7个国家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

——摘编自高志平《冷战时期拉丁美洲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的历程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跨国公司对拉丁美洲国家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拉丁美洲国家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关系变化的原因。
2024-0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朝代节假日概况

汉代
汉律“吏五日得一休沐”;除此之外,一年中还有腊日、伏日、元日、社日等节庆假日

唐代
永徽二年,改“五日休沐”为“十日休沐”,谓之“旬休”;一年共有53天的节庆假日,包括皇帝的生辰放假三天,佛诞和老子的诞辰各放假一天

宋代
官吏的日常休假,沿袭唐代,仍是十日一休沐。宋代一年有54天节庆假日,最长的是新年和冬至,各放7天。宋代不认同佛诞和老子诞辰是法定假日

元代
在公休事宜上一改宋代旧制,虽保留了“十日一休沐”的旬假制度,但节假日骤然大减,共计16天

明代
取消唐宋以来官员的旬休制,代之以一月一休制。公假较元代进一步缩减。明代将大部分传统节假日都取消,只保留元旦、冬至、元宵三节休假

清代
清代基本沿袭明代公休制度,在此基础上取消例行的日常公休,将冬至、元旦、元宵三个法定节日休假串联,谓之“封印”休长假

——据杨联陛《帝制中国的作息时间表》等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古代节假日变化的一种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趋势准确,阐释清晰,逻辑严密)
3 . 【服饰的时代变迁】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 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2023-08-04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42年,清朝设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对外通商、交涉事宜。1861年,设总理衙门,主管外交、海关、派出驻外使节等事务,同时置南、北洋通商大愿,由两江和直隶总督兼任,可独立处理当地对外事务。此后,其他地方督抚也可与外国谈判,订立条约。上述变化反映出(  )
①外交近代化的趋势②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③中央集权受到挑战④清政府统治的根基严重动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7-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工业革命初期英国支柱产业的棉纺织业,从1820年起已呈现下降趋势;1830年进口棉花价值14亿英镑,1840年仅445亿英镑,而随着英国对出口机器禁令的解除和允许技工出国(1824年)、取消机器出口税(1843年),加上19世纪30年代以来欧美兴起了铁路热,英国出口的主要商品变成机器、军火与铁路设备,这些产品的内需和出口带动了机械、冶金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北美新英格兰、法国北部等地的机器纺织业从19世纪30年代已经兴起,并以廉价劳动力同英国纺织品竞争。上述国内外市场条件的变化必然使资本从棉纺织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附加值高、外国尚无力与英国竞争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机械、冶金、造船)流动。资料显示,1830年前,英国私人投资集中在棉、毛纺织工业和运河、道路建筑;1830年以后对运河投资显著减少,而对铁路和海外投资增加。

——摘编自张跃发《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的两次转换》

材料二

   

——摘编自陈晓东、邓斯月《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材料三   中国已经完成从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转变,步入了服务型经济社会。从产业政策演变可以看出,中国产业政策的重点任务逐渐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手段逐渐由政府管控转向市场主导,经济增长方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发展阶段由数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惠宁、刘鑫鑫《新中国70年产业结构演进、政策调整及其经验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19世纪30年代英国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的历史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2023-07-16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魏晋南北朝时,佛与菩萨的造像艺术具有较强的印度特质,姿态呆板、样式单一。宋代以后,观音造像的形象变化也是佛教雕塑艺术世俗化的典型体现,民间百姓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渡海观音、送子观音、千手观音、药师观音等形象。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B.三教合流趋势日渐明显
C.佛教呈现本土化特征D.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增强
2023-07-1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铜陵市、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1200~1900年英国人口和实际工资变化趋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拉里·尼尔等主编《剑桥资本主义史》

(1)概括指出1300-1600年间英国实际工资的发展呈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成因。
(2)指出与1300-1600年间相比,影响1800年后英国实际工资主要因素的不同,并简要说明从中得出的历史启示。
2024-01-12更新 | 29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玉石钺,最初是一种农具,后来演变成为兵器,最后成为刑具。玉石钺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社会演进的趋势B.早期文明的成熟
C.原始农业的发展D.生产工具的革新
9 . 食物的称谓。

材料一   汉代以前,中国史书中关于水果种类的记载极其稀少。但汉代之后,葡萄、西瓜、胡桃等等水果的记载开始不断增加。魏晋之后,带“胡”字的作物开始大量在中国流行,胡瓜、胡葱、胡蒜、胡萝卜、胡椒等等。

(1)分析中国古代农作物品种增加的原因。

材料二   明代之后,番茄、番薯、番石榴等食物开始在中国流行。而一批食物的名称也逐渐改变,胡蒜被称为大蒜,胡麻被改成芝麻,到清代,以“胡”字开头的食物名称已不多见。

(2)分析明代以来食物名称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以来,新的食物名称不断出现。

中国

         

图1   咖啡                                          图2 色拉                    图3   咖喱

(3)概括19世纪以来,中国新事物命名的方法。

美国自2080年代以来,许多来自中国的食物名称发生了转变,饺子原本叫dumpling,逐渐改为jiaozi。中国产的乌龙茶,原本称为dark tea,逐渐改为oolong

(4)从美国食物命名的转变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哪些因素影响了食物的称谓?
2023-08-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3世纪初,有关英国封土的任何变动,都必须事先征得领主同意,被称作“许可”形式。1290年英国颁布了《买地法令》,法令颁发之后20年间,双方先完成封土交易后到封君那里完成相关交割手续的“谅解”形式明显上升。这一变化(     
A.折射出封建王权的集权趋势B.有利于英国社会的制度转型
C.强化了封臣的人身依附关系D.得益于生产关系的本质革新
2023-06-10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