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礼义也。所谓礼义者,无他,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父母则不孝,于兄弟则不友,是亦禽兽而已矣。李三为人之弟而悖其兄,为人之子而悖其母,揆之于法,其罪何可胜诛。但当职务以教化为先,刑罚为后,且原李三之心,亦特因财利之末,起纷争之端。小人见利而不见义,此亦其常态耳。恕其既往之愆,开其自新之路,他时心平气定,则天理未必不还,母子兄弟,未必不复如初也。特免断一次。本厢押李三归家,拜谢外婆与母及李三十二夫妇,仍仰邻里相与劝和。若将来仍旧不悛者,却当照条施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

(1)根据材料,分析该案中李三被判“免断一次”而“押归家”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中该案件处理体现出的当时社会治理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引自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

——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和具体方法,并结合所学,指出实践该思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未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锐减了约90%,同时黑人奴隶被大量运往美洲。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则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时间1850194519452000
主要移出地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其中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与15—18世纪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3-06-28更新 | 12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时期,即已出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的现象黄帝也被建构为“华夏”祖先。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华夏”建构谱系化,影响了魏晋时期“五胡”基于“入主中国”的政治目的而对黄帝的攀附。这样就使得“夷狄入中国而主天下”之后,不自觉地继承此前的“华夏”共同体意识。……五代之后,主导中国疆域形成的力量由“夏”转“夷”。“夷”接受“华夏-汉”的“天下”观和政治经验,模仿“中国”的国家政治体制,加以补充、丰富、扩大,“中国”开始由狭义的、单一文化定义上的“中国”,转向国土意义上的、文化多元的“中国”。“华夏”的扩大,为现代中国疆域奠定了前现代基础。

——摘编自吴启讷《族群政治型态的流变与中国历史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1492年之前,北美大陆生活着多样化的土著美洲人族群,使用250多种语言。16世纪初至17世纪末,西欧移民和非洲奴隶大量涌入。到1776年北美宣布独立时,形成了以欧裔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文化为主流的“多族化"。一战时,大量南欧、北欧移民,甚至东欧的波兰人、俄罗斯人等为逃避战乱,不断涌入美国,打破了以西欧为主的移民格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和族裔政治行动唤起了美国族群争取“少数权利”的觉醒,到70年代,拉美裔和亚裔移民的涌入改变着以白人为主的移民结构。2010年,“多族化”结构转向拉美裔、非裔、亚裔的混合化模式,族群社区构成了独具生命力的文化群。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以族群和文化差异为基础的“多族化”发展,促就了多元文化主义观念的广泛传播,为美国族群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如今,美国“多族化”问题凸显,消解着美利坚民族的公共文化和共同价值,使美国日益陷于族群冲突和社会失序的境地。

——摘编自张飞《论美国“多族化”与族群政治的互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族群交流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美国族群关系走向有何不同之处,试分析其原因。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弗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有历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说明历史学家说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的原因。
2021-04-16更新 | 5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活动形成全球范围内相互依存、联系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国际变量连续变化而导致的一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其发展过程为:新航路开辟后,加紧了世界各地区间相互联系,全球化趋势初露端倪;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市场,但由于两次世界战争的出现,使得全球化进程陷入困境;二战以后,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革命推动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活动密切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苏联解体,中美关系缓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进行改革推行市场经济制度等,加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经济联系,全球化趋势得以迅猛发展,并影响到政治、文化等领域。

——摘编自高晶侯雪璟《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主权的冲击与挑战》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从国际角度看,既需要建立健全有效治理机制,也需要树立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从各国内部角度看,需要出台更具包容、普惠、平衡性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尤其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以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反映时代潮流,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有利于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摘编自蔡昉《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特点和影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如何应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自由放任”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先是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而又康价的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上广大世界市场的开辟,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蒸汽机的发明,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英国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中。通过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工业的不断升级。对英国人来说,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浑然一体。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时,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阶梯化渐进,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为工业萌芽提供有利的条件。英国还重视完善、改进立法与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深化保驾护航。

——摘编自张丽娜《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经济成为社会事业的核心任务,工业化道路始终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本,整合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乱象,通过“一化三改”,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随着“一五”计划的展开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党逐渐认识到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百业待兴的局面,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但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我们也看到苏联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不断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把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创新相结合,例如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国、科教兴国以及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工业发展中,既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GDP的高速增长。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主张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中国人民利益的。

——摘编自孙民《中国共产党开创工业化道路百年历程、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工业化相比,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英工业化建设对中国当代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2023-05-28更新 | 248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是现代爱国主义最具代表性人物,是近代系统阐发爱国论第一人。梁启超最终形成并明确地提出爱国主义的思想主张是在1899年2月发表的长文《爱国论》。“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1902年,梁启超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指出,“近数百年来,欧洲民族主义发生,民族主义者,实制造近世国家之原动力。”同年,在《新民说》中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务之急,就是“民族建国问题而已”,即建立一个民族民主的现代国家。战后游欧归来的梁启超,为了避免西方业已出现的弊端,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既要求对中国传统的旧思想求解放,又强调必须打破对西方现代思想的迷信,号召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受“五四运动”和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影响,梁启超指出“质而言之,从国民全体下工夫,才是真爱国,才是救国的不二法门。”

——《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梁启超的爱国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9 . 中非关系

材料一   应该承认,非洲一系列独立国家的建立,正是暴力斗争与和平手段相结合的产物。尽管这些国家的确是最终以和平方式获得独立的,但这并不排斥暴力斗争在其整个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陈香零《试论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


二战后非洲国家独立进程示意图

材料二   2000年10月12日,中非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本着“平等协商、增进了解、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宗旨,通过了《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双方一致决定在21世纪建立和发展南南合作框架下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大力推动中非在经贸、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合作,促进中非共同发展。从此,中非合作论坛这一对话平台和合作机制正式建立,开辟了中非关系发展的新纪元。

——摘编自齐建华《中非合作论坛充满生机前程无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为促进中非友谊做出的努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首先铸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以后诸侯国纷纷起而仿效。随着法律的公开化,“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战国初年,魏国的李悝在总结各国法律的基础上,编定《法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体系的法典著作。《法经》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是一部诸法合体分篇而以刑为主的法典,商鞅变法的《六律》就是仿照《法经》的内容和体裁制定的。……中国古代法规中不但有一般的惩治刑事犯罪的内容,还载有国家体制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条款,既包括了军事、财政、经济、文教等方面的职责,又有严格的处罚规定;不但详列了判决量刑标准的实体法,还包括具体处理诉讼、办案断狱的程序规定。此外,还明确规定了各级官吏的职责、待遇和具体工作细则,乃至考课、升贬、休假、丧葬之制也无不在内。律、令、格、式、例和诏敕、上级批详等长期并行。

1870年,清政府进行了一次法律修改,虽然是小修小改,但还是迈出法律变革的第一步。1889年,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新思想日益深入人心。随后,由于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缔结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统治岌岌可危,清朝政府被迫承认,不变法实难苟存,一些高官权臣们也认为不图强则不能自立。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刑部左侍郎沈家本和驻美大使伍廷芳等主张兼取中西,着手修订法律,得到清朝政府的同意。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法律法规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修订法律法规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