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生天地之间,所以异于禽兽者,谓其知有礼义也。所谓礼义者,无他,只是孝于父母,友于兄弟而已。若于父母则不孝,于兄弟则不友,是亦禽兽而已矣。李三为人之弟而悖其兄,为人之子而悖其母,揆之于法,其罪何可胜诛。但当职务以教化为先,刑罚为后,且原李三之心,亦特因财利之末,起纷争之端。小人见利而不见义,此亦其常态耳。恕其既往之愆,开其自新之路,他时心平气定,则天理未必不还,母子兄弟,未必不复如初也。特免断一次。本厢押李三归家,拜谢外婆与母及李三十二夫妇,仍仰邻里相与劝和。若将来仍旧不悛者,却当照条施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名公书判清明集》

(1)根据材料,分析该案中李三被判“免断一次”而“押归家”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中该案件处理体现出的当时社会治理的特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了桥梁和纽带。1582~1644年为初步发展阶段,1644~1722年为发展和繁荣阶段,1723~1795年为日趋衰落阶段。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关于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学等书籍传入中国。顺治初年,清政府任命德国耶稣会会士汤若望为钦天监负责人。传教士主要是以个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在中国传播天主教。中国学者如徐光启、李之藻等和耶稣会会士利玛窦等来往密切,对于各种学问有精深的研究,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喜读经世致用之学。同时,使中国知识界认识到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出于对神学的偏见,一些反映近代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如从伽利略到牛顿的科学体系,以及培根、笛卡尔的思想方法等均未能传入中国。当时西学的传播局限于中国社会的上层(官员和知识分子圈子里),入清之后,甚至更囿于宫廷之内。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16~18世纪,代表中国精神文化的儒家经典、文学作品被传教士译介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历史现象被学界称之为“东学西渐”。当欧洲的工业革命尚未开启时,在传统社会的框架内,西方国家很难战胜中国。这迫使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采取和平的方式,而不能重复在美洲的武力传教。与此同时,依附于传教活动的文化交流,得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中国文化才能走进西方,并被正面接受,而未遭受歧视。传教士除了译介大量代表中国文化的文本到西方外,还按照耶稣会制度要求,定期以书信形式向总部汇报传教情况,这些书信的内容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当时欧洲强烈需要借助外部因素冲破旧社会藩篱、摆脱教会束缚、批判封建专制并建立开明统治。为达到上述目标,欧洲人将目光转向海外,最后聚焦于“高于欧洲的中国文明”,期待从中汲取发展的力量,在有关中国的文献中寻找他们所需的材料,并对此加以阐述、积极推广传播,为自己社会的改革创立理论,制造舆论。

——摘编自郑朝红《16~18世纪“东学西渐”重探:动因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西学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8世纪“东学西渐”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文化的认识。
2024-03-27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赵县中学、高邑第一中学、无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英国发明的。就世界范围来说,这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通过新技术的传播带动后进国家,从而推动了近代工厂制度在欧美国家逐步建立,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英国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摘编自赵秀玲《工业革命——世界整合与裂变的双刃剑》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机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移民社会的产生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劳务移民的主要流向

材料二   1973年以后,招募劳工(不管是外籍劳工还是殖民地劳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停止,但欧洲共同体内部的移民,事实上还在继续,技术劳工和高层次人才的移民不断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把欧共体作为一个单一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把欧盟内部的流动看作类似于民族经济内部的流动开始成为习惯。

——摘编自薛永生《战后欧洲移民与移民问题》

材料三   

——数据摘编自陈冰《全球难民治理的出路在哪里?》

材料四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1850194519452000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47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主题二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

材料五   二战后,美国的全面崛起是其文化传统潜能大爆发的表现。大批的外来科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尝尽甜头,联邦政府出台的《1952年移民法》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如今,美国人口除了有各种族土著外,还包括欧洲移民、非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不同种族的移民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小团体,并由小团体之间的摩擦、碰撞而创造出更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让美国社会更具多样性和更加注重平等、民主。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不断涌入美国,这些移民所获得的成就,逐渐打破了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霸权。

——摘编自朱学敏《浅析美国多元化文化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础测评*
(1)概括出材料一地图中移民方向表现为什么?并从移民移入地方面说明其成因。
*能力提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洲移民的特点,并简析战后欧洲移民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结合所学,列举二战以来联合国为保护难民基本人权做出的努力。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移民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纵横*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024-03-1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引自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

——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目的和具体方法,并结合所学,指出实践该思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青铜器1

何尊及其铭文
1963年出土,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提到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互证,为“中国”一词最早文字记载。
青铜器2

史墙盘及其铭文
1976年出土,器内有铭文18行284字,铭文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绩,后段记叙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亚祖、文考和做本盘者自身六代的事迹。史墙盘记述的周王政绩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内容非常吻合,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内容并不曾见于已知文献。

——摘编自张文娟《西周著名青铜器的价值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
22-23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材料一   20世纪初的欧洲,大多数强国都被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中,由于他们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产品有海外市畅。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加上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主题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于1916624日至1118日在法国北部的索姆河谷地区进行。这场战役由德国军队发起,旨在摧毁盟军在法国北部的军事实力,从而打破战争僵局。德国在战役中使用了大量的毒气攻击,并在战术上采用了所谓的“兵分多路”战术,试图迅速占领重要的军事地理位置,以便进一步扩大军事优势。英军在此次战役中第一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配合步兵进攻,对守备方的德国步兵产生了心理震撼,使他们放弃阵地不战自退,战线得以推进了45公里。但由于坦克的技术与装备尚未完善,加上战线宽广,仍然没有达成打开突破口的作战目标。进入秋季后,气候恶化,由于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战斗到了11月完全停止。双方伤亡共计1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

——摘编自网络资料

材料三   1914年英国拒绝中国直接参战,但中国人未因此放弃参战的努力。日本“二十一条”的提出在唤醒中国民族意识的同时,也使中国参战的决心更加坚定。主导中国外交的新一代政治家思考新的谋略来阻止日本阴谋得逞。向协约国派出华工的策略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出的。华工出洋计划不仅在中国加入协约国方面参战起到关键作用,更是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重要手段。从1916年到1918年,共有超过14万名华工被英法运送到西线战场,他们从事修建铁路,挖掘战壕等各种工作,至少有3000名华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摘编自徐国琦《为文明出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华工的故事》等

材料四   1917年,中国用“以工代兵”的形式,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国参战的意困在于战后收回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十几万中国劳工在欧洲战场从事各种艰苦工作,他们的技术、高效以及勇敢,常常得到协约国官兵的称赞,有1万多名华工在这次战争中献出了生命。在法国,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癣”“虽死犹生”“流芳百世”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在一战中的牺牲。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87历史纵横

主题三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五   早在19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和物质文明的巨大发展,各国之间交往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人类社会互相依存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些国际机构便根据行业需要而建立起来,并拥有监督国家个别行政部门的权力,如国际电讯联盟、万国邮政联盟等。到1914年这样的组织已有30多个。此外还有一些非官方的国际团体……但是这些国际组织的工作仅限于行政事务方面,并不具有政治上的任何约束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六   1933224日,国联特别大会通过最后决议……表示如果日本拒绝国联的决议,不从侵略地撒军,54个国家将与日本绝交。……最终由于各自的实际利益而未实行。日本的侵略行动未能制止,国联令人失望。各国认为中国的利益不能得到国联的保障,其他国家也只有发展军事以图自保。

——摘编自《国际联盟与九一八》

材料七   (一)凡殖民地及领土于此次战争之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成为文明之神圣任务,此项任务之履行应载入本盟约。

(二)实行此项原则之最妥善方法莫如以此种人民之保佐委诸资源上、经验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项责任而亦乐于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受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保值。

(三)委任跳治之性质应依该地人民发展之程度、领土之地势、经济之状况及其他奥似之情形而区别之。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89学思之窗

材料八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和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的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的内容包括

1)巴黎和会及其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以及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的一系列条约)。

2)国际联盟的建立。

3)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是列强在战后建立的亚太地区的新国际关系体系,这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当我们站在战争的废墟上环视全球的时候,我们清楚地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政治地图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的国际事件,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关联。该体系建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其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的不断激化,最终导致崩溃。

——摘编自徐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索姆河战役的特点,分析索姆河战役的影响。
✱能力提升✱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与一战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华工对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历史纵横✱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际联盟出现的历史背景。
(6)根据材料五、六、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以及该体系的建立给当时的国际格局带来的变化。
(7)根据材料五、六、七、八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最终崩溃的原因。
2023-05-27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未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锐减了约90%,同时黑人奴隶被大量运往美洲。英国人、法国人和荷兰人则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时间1850194519452000
主要移出地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其中1990年所有迁移者中的15%在美国,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0%。1990年至2005年,17个国家占了人口增长总数的75%。美国增加了1500万人,最多;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各增加了400万以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全球国际人口的迁移与15—18世纪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3-06-28更新 | 11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材料二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玉米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并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弗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并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有历史学家在评述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黄邦和等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说明历史学家说玉米在世界上传播的“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的原因。
2021-04-16更新 | 5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初定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值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〇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狐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诸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掺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