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迁百三十篇(代指司马迁的《史记》),《报任安书》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自序以谓“绍名世,正《易传》,本《诗》《书》《礼》《乐》之际”,其本旨也。所云“发愤著书”,不过叙述穷愁而假以为辞耳。后人泥于发愤之说,遂谓百三十篇皆为怨诽所激发……于是后世论文,以史迁为讥谤之能事,以微文为史职之大权,或从羡慕而仿效为之,是直以乱臣贼子之居心而妄附《春秋》之笔削,不亦悖乎!今观迁所著书,如《封禅》之惑于鬼神,《平准》之算及商贩,孝武(汉武帝)之秕政也。后世观于相如(司马相如)之文,桓宽之论(即《盐铁论》),何尝待史迁而后著哉?《游侠》《货殖》诸篇,不能无所感慨,贤者好奇,亦洵(实在)有之。余皆经纬(梳理)古今,折衷(评析)六艺,何尝敢于讪上(上位者)哉……吾则以谓史迁未敢谤主,读者之心自不平耳……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坚守高尚的情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

——摘编自章学诚等《文史通义·史德》

(1)根据材料,指出“后人”和章学诚关于《史记》创作动机的不同观点,并概述章学诚观点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则《史记》编撰上的可取之处,并说明理由。
2024-09-0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邢襄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某学者总结了宋代诗文的特点及其例证,如表所示。
特点例证出处
“以理为主”的批评标准“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宋)黄庭坚《与王观复书》
“诗法意识”的自觉纯熟“唐人不言诗法,诗法多出宋”(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以文为诗”“以才学为诗”“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清)赵翼《瓯北诗话》
表中状况主要缘于宋代(     
A.社会思想的影响B.科学技术的进步
C.科举制度的完善D.阶层流动的加速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指出:“相对于唐人的漫游生涯和对自然风物的热爱,琴、棋、书、画、茶、酒、花、诗是宋代士大夫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们沉醉于人文意境,追求一种游心翰墨的人文旨趣和悠闲脱俗的精神享受。”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崇文抑武的国策B.内忧外患的时局
C.商品经济的发展D.理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部分典籍对乡间私学的记述(部分)。

记述

出处

(开元二十一年敕令)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苏冕等《唐会要》
予于平水市(浙江会稽县东—乡间草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白居易)、微之(元慎)之诗”。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唐朝窦易直)家贫,就业村学教授。赵璘《因话录》
上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文化环境宽松B.科举选官制度渐趋完备
C.诗歌创作受到推崇D.私学注重规范幼童行为
2024-04-16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寅恪极力发掘诗词的史料价值,并在史学研究中大量运用,成为其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即“以诗证史”“援诗入史”或“以诗释史”的方法...他之所以对唐诗史料价值的阐述和运用相当多,不仅是因为隋唐史是其史学研究的重点,还因为唐代是中国诗歌最盛的时代,唐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歌内容出处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卿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鼙鼓:指代军队或者战争)白居易《长恨歌》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奏:韩愈向唐宪宗上奏《谏迎佛骨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摘编自徐国利《陈寅恪对“以诗文证史”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等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信息(填写序号即可),指出它所反映的唐朝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信息对应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24-07-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您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这首诗可能歌颂的是(       
A.拿破仑B.圣马丁C.提拉克D.阿拉比
2024-07-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家统一大势所趋B.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
2024-05-22更新 | 23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知贡举官赴贡院时,允许台阁近臣“公荐”某某举人。唐代的科举考试实行公卷制,在正式考试之前,考生将自己平日的诗文送给有学问的官员品评,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作为录取时的参考。这两种做法流弊甚大,宋太祖下诏废除了公荐制。庆历元年(1014年),公卷制被正式废除。

——摘编自李思瑶《中国科举制度简史(三)——宋代改革》

材料二   殿试是由皇帝在宫殿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唐代武则天首创该制度,但未成定制。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在省试之外又举行了最高级别的殿试,并且从此将殿试定为了“常式”。此外,北宋政府还严格规范殿试进程,进一步杜绝权贵对科场的干预和操纵。对于宋朝的士子而言,凡是参加过殿试,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这些天子门生常常能得到皇帝赐宴、赐诗、赐物等隆重礼遇。

——摘编自王磊《唐宋比较视域下的科举殿试》

材料三   北宋是科举制得以完善的重要时期。王安石对此作出重大贡献。熙宁四年(1071年),他推动科举制改革,废除了明经科,增加了进士科名额,考试内容为策论等,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

——摘编自夏亚飞《朱虹:改革家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科举制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2)北宋是科举制得以完善的重要阶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论断的史实依据。
2024-07-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七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晋富豪石崇在《金谷诗叙》中描写自己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的金谷园时写道:“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这说明(     
A.金谷园是民众的游玩中心B.北民南迁推进士族制的发展
C.金谷园是士族的封建庄园D.魏晋玄学影响当时社会风气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2024-06-11更新 | 2195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一中学2025届新高三下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