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5 道试题
1 . 20世纪70年代,苏联逐渐增加对西欧重工业机器设备的进口数量。以1975年为例,与全球进口数量相比,从西欧进口的汽车生产设备占比达69%,矿产设备占40%,化工设备占44%,各种钢管占60%,黑色金属占48%,卡车占46%。此举(     
A.说明苏联和西欧意识形态冲突消失B.适应了苏联经济快速发展需要
C.反映出欧盟对苏联出口管控的放松D.带有一定的国际政治斗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克思在论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意义时,既不用玫瑰色描绘剥削者的面目,也不耽于从事道义上的指责批判,而是科学指出代替封建社会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也只是换了一副新的阶级压迫和斗争形式。这表明(       
A.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B.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C.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不可避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加大了对埃及的控制,促使埃及民族主义运动由“消极”向“积极”转变。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埃及民族主义者看到了一个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机遇,向英国施加压力,要求独立与自决权。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A.北非国家民族独立进程加快B.埃及人民民族意识迅速觉醒
C.英国在埃及的殖民统治终结D.殖民地民族解放的环境改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以后,曾提出要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赤卫队”式的进攻,同时在土地问题上,顺应农民群众要求,颁布《土地法令》,确定土地、矿藏、森林、水流等为国家所有。这些措施(     
A.实现了政权平稳过渡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C.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D.彰显了社会主义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世纪末,英国《笨拙》杂志刊登了一幅名为《我的、都是我的》漫画,图中描绘了英 国开普殖民地议会议员塞西尔·罗德斯手拿电报线,脚踩大地的形象,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的、都是我的》
A.欧美主导下世界殖民体系形成B.美化形象掩盖英国侵略的本质
C.非洲的民族意识觉醒历程受阻D.英国凭技术优势意图瓜分非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大量设置海外图书馆,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民众通过阅读和观看展览了解到美国的对外政策、民主制度、价值观,形成美国“民主典范”的形象。这反映出(       
A.美国在对苏冷战中处于守势B.第三世界成为美国和平演变的重心
C.冷战推动文化传承载体更新D.“杜鲁门主义”在文化战略上的延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41年7月,苏英两国在莫斯科签订《苏联和大不列颠政府关于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规定彼此给予各种援助和支持;同年罗斯福派遣亲信幕僚抵达莫斯科,同苏方会谈,了解苏联的抵抗能力。这表明在二战中(     
A.反法西斯同盟建立B.太平洋战争已爆发
C.德国侵略范围扩大D.大国开始谋求联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到1925年4月,苏共党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争论已呈激化之势。布哈林主张向农民做出最大的让步,鼓励富农;斯大林提出向农民实行安抚的政策,但对鼓励富农感到不安;季诺维也夫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列宁主义的发展,而是向资本主义的“战略退却”。这一争论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已完成历史使命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复杂性
C.苏联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D.斯大林模式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882年,德、奥、意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这个军事同盟集团以德国为主,意大利则是一个随时待价而沽的动摇的盟友。1902年,英国和日本主要为对抗俄国而结成军事同盟。1907年,英俄缔结协约,最终与此前签订的法俄、英法协约一起构成了三国协约。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两大军事同盟集团积极扩军备战
C.帝国主义国家权衡利弊选择伙伴D.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完全无法协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6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是欧洲饥荒的高发时期,直至1739年,仍有时人记载:“当前法国很多省份都非常缺乏粮食,奥尔良公爵只得花费200万里弗(约合10万英镑)从英国购买粮食。以适中的价格卖给穷人。”法国从英国进口粮食的状况此后十年仍未改变。据此推知(     
A.英法两国经济往来日益密切B.英国农业发展为工业化积累了资本
C.英法两国奉行重商主义政策D.法国社会矛盾激化助推了革命爆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