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成果简表。据此可以推断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合作(     
2013—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
2015—2019年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有100个成员。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
2013—2020年中国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世界提供透明、公平的发展机会。
①涉及领域广泛       ②参与主体众多       ③增添发展新动力       ④打造合作新平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基础薄弱,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但在工业化道路探索过程中,造成了生产力释放受阻、农业和商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这有违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其发展战略亟须调整。在这一阶段的后期,中国就已经开始探索中国式的工业化模式,1954年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心在“中国式”,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路自信,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追随者,而是已经实现了超越,成为并列式的存在。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材料二:世界主要现代化道路简表

经济结构政治体制价值取向对外关系
西方现代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战争、殖民、掠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丛林法则
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国沙文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人民为中心,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争霸、和平相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自拟一则论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4-06-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国参与的部分国际会议情况。据此可知,中国(       )

时间

领导人

会议

所作讲话

2002年

江泽民

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

《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

2012年

胡锦涛

G20峰会

《稳中求进共促发展》

2021年

习近平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团结合作抗疫引领经济复苏》
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2023-08-01更新 | 515次组卷 | 2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