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度量衡的管理实行“度者……职在内官,廷尉掌之”“量者……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衡权者……职在大行,鸿胪掌之”。这一政策(       
A.反映了抑商政策导向B.利于规范社会经济秩序
C.造成了机构职能重叠D.旨在促进统一市场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4年,四川成立劝工总局,作为推行实业的总机构,其宗旨是使川省产品力求精进,抵制外货;又规定凡民间有能仿制洋货或发明新器者,均可呈送总局,以便推广;总局还选派留学生赴日本、比利时留学,实习各种工艺制造。这些措施(       
A.践行了“新政”经济思想B.源于民众思想的觉醒
C.突破了中体西用局限D.促进了民族工业产生
3 . 清朝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与六部平行,下设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个使司,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比较完整、严密的体系。理藩院的管理内容涉及边疆地区的行政建制、社会经济、民族立法、宗教文化等。清朝理藩院的设立旨在(       
A.践行因俗而治的理念B.巩固国家政治大一统局面
C.推动宗藩体制的建立D.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3世纪,英王亨利三世授予一些城市特许证,规定农奴在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成为城市自由民:欧洲很多地方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上述举措旨在(     
A.打击罗马教会势力B.促进城市的商业繁荣
C.维护统治的合法性D.强化君主的政治权威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五月间,革新之诏数十下。士民条陈新政者日数十辈,部臣疆臣,日不暇给。秋八月,康有为事败,亡走海外。其弟康广仁,及谭嗣同、刘光第、杨深秀、杨锐、林旭等斩于市,诏罢新政。慈禧皇太后已归政九年,至是复听政。

——沈恩膏《历史教科书本朝史》,1908

材料二   德宗(光绪帝)原是英明之主,那时虽已亲政,无如孝钦后和恭亲王事事牵制,不能自主……当时政治气象,为之一新,但那班顽固的官僚,深恶不利于己,多方破坏,因此发生新旧之争。那时太后本厌恶新党,遂起废德宗之意。后来便由后党直隶总督荣禄等,密谋破坏,散布谣言,说新党要围颐和园,谋害太后;一面奉太后还朝,下诏德宗有病,重行听政。同时捕杀御史杨深秀等六人——号为戊戌六君子。

——朱翊新、陆东平《高中本国史》(1929年)

材料三   1898926日,日本《东京朝日新闻》评论到满人投靠俄国,汉人依赖英国,故戊戌政变在名义上是改革派与守旧派的矛盾,实际上则完全是亲英派与亲俄派的权力争夺10月,大隈首相在东邦协会发表讲演称:中国地广人众,绝不会被列强以武力消灭,但若守旧如故,则是自取灭亡。日本与中国同文同种,最适合担当诱掖引导中国之责

——摘编自王美平《日本对戊戌变法的认知、态度与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书对于戊戌政变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戊戌政变的态度。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各方对戊戌政变评价不同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校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6 . 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按照购买力平价测算,2022年金砖五国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31.5%。在这一时期,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创建了金砖国家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全球南方”在重大问题上与西方保持距离,让西方不得不重视“全球南方”的立场和主张。这反映了(     
A.西方大国的政治经济优势已经完全丧失B.多种力量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进程
C.全球范围南北势力相互制约的格局出现D.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无法共同协调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联经过约70年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比重由85%降低到了1985年的12%。而城市中形成了一个以技术和管理人员为主的中间阶层,包括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办公室人员等。他们的公民意识、言论自由、法治意识等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形成。由此可知,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B.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现象不断加剧
C.新技术革命推动了中间阶层的崛起D.社会结构变动引起价值理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整个16世纪,西班牙通过成立贸易署等方法垄断殖民地的对外贸易,强迫殖民地人民用金属货币来购买本土运往殖民地的商品,同时通过这种方式限制殖民地工商业发展和货币流通。西班牙这些做法(     
A.践行了重商主义经济理论的原则B.增强了其殖民地对欧洲移民的吸引力
C.维持了其殖民地经济的高度繁荣D.促进了欧洲本土工业革命的加速进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起义的浪潮,很多失败者被迫流亡。1845年,枯萎病使欧洲的土豆绝收。第二年,南欧地区的庄稼死于干旱而北欧地区则遭受了洪涝灾害。800万爱尔兰人中有100万死于饥饿。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各主要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劳动力大量过剩,他们当中既有工人也有农民,一些手工业者和服务性行业人员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在阿根廷精英的努力下,鼓励欧洲人移民阿根廷成为一项基本国策。1853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鼓励欧洲移民”,政府“不得限制、妨碍那些以耕种田地、发展工业、引进并传授科学技术为目的而来的外国人进入阿根廷领土,更不得向他们课以任何捐税”。187610月,政府通过了关于移民入境和垦殖的法律,其中规定移民可以得到一笔前往工作地点的旅费。

材料二   1   1876-1897年阿根廷各移民群体的职业构成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职业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
农场主66.7641.3353.0227.2850.01
石匠1.573.251.573.421.17
铁匠2.753.517.645.264.60
艺术家1.212.182.203.902.23
佃户3.678.046.196.678.04
商人1.071.483.217.685.13
园丁0.320.440.660.350.47
雇工11.0815.987.197.086.97
其他职业2.658.357.8219.6110.84
无职业者8.9215.4410.5018.7510.54
总数100100100100100
人数84521724772712277022.48822062

2   1875-1914年阿根廷主要出口品(1910-1914年价格的年均百万金比索)

时间1875-18791880-18841890-18941900-19011910-1914
羊毛34.141.352.766.751.9
腌肉24.622.535.635.644.0
冷冻羊肉003.59.78.9
冷冻牛肉000.110.654.0
肉罐头000.60.53.0
小麦0.21.228.155.178.1
玉米0.31.36.034.472.4
蓖麻01.23.632.241.0
燕麦、大麦、黑麦0000.514.6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杰珍《试析1820年至1930年阿根廷的欧洲移民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阿根廷的欧洲移民运动的主要因素。
(2)材料二中表1的信息能否作为解释表2现象的证据?说明你的理由。
2024-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发表了《劫灰梦》传奇,随后又写了《新罗马》传奇和《侠情记》传奇,利用戏剧形式写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史。这三部传奇可以说是近代戏剧革新的先声。

1902年以后,各类新型的传奇杂剧剧本纷纷问世,仅据阿英编《晚清戏曲小说目》提供的资料,就不下150余种。

《维新梦传奇》(惜秋等著),写维新理想和梦幻。

《革命军传奇》(浴血生著),写邹容事迹。

·《少年登场杂剧》(无名氏著),写反对改良、主张革命。

《断头台杂剧》(感惺著),写法国革命处决路易十六。

·《海侨春传奇》(南荃居士著),写美国迫害华工。

《警黄钟传奇》(洪楝生著),借蜂、蚁生活为喻,切望国人奋起保种。

·《女中华杂剧》(大雄著),写妇女“大喝男降女不降”“激起神州革命潮”。

——《晚清戏曲小说目》部分摘录

1904年,晚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推行“新政”时,成都设立了川戏改良公会。它以“改良戏曲、辅助教育”为宗旨,集资修建了一个较新式的戏园供演出用,邀集了一批熟谙川剧艺术特点的文人改编旧戏本,创作新剧目。同一时期,京剧名家汪笑侬不仅协助柳亚子、陈去病创办了《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而且亲自改编、创作并演出了50多个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和现实意义的京剧剧目,同时还和上海的京剧艺术家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等编写了一些时事新戏,甚至亲自身着西装登台演戏,开创了用传统戏曲表现现代生活的先例。

——据张俊才《近代戏剧改良运动始末及意义》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戏剧改良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戏剧改良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024-05-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荣昌仁义中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