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德业相劝: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业谓居家则事父兄,教子弟,待要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明友,教后生,御僮仆。

(二)过失相规: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

(三)礼俗相交:一曰尊幼辈行,二曰造请拜揖,三曰请召送迎,四曰庆吊赠遗……

(四)患难相恤:凡有当救恤者,其家告于约正……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

——摘自(宋)吕大钧《吕氏乡约》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的主要特点,并概述宋朝以后乡约这一社会教化工具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乾隆时期“保甲之法”较之以前的重大变化,并结合所学,从国家基层治理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生产发展、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推动的平面纸样的发明使服装制作技术大幅度提高。纺织业的发达显得手工制作衣服非常麻烦,从19世纪上半期开始,欧美等国的发明家开始发明相关的机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美国人艾萨克·梅里特·辛格发明了锁式缝纫机,并申请了专利,缝纫机被大量生产。缝纫机从数量方面推动了服饰的普及化,化学染料的发现则从色彩入手推进服饰走向世俗化。中产阶级主导的思想观念促使英国民众的审美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们不再热衷于巴洛克、洛可可式的精巧与富丽,而是随着工业机械和工业产品的外形和功能开始崇尚率直、简洁、大方和整体感”,英国民众的服饰变得越来越简单。

材料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男装的西服三件套越来越多地受到资产阶级企业家和一般市民的欢迎,成为工作与外出的便装。从国家议员到市场推销员的男士,无不例外穿着西服套装,单从外表上来看确实很难分清身份,只不过质量不同。随着二手服饰贸易的繁荣,就连工人阶级也有一套看起来体面的西服。随着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与运动的普及,各个阶层的妇女逐渐适应女裤这一装束……下身体积变小的衬裙避免了走进壁炉时硕大的裙子会不小心碰到火苗而发生意外情况,减少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死亡率。

——摘编自顾萌,宋严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平民化趋势和原因的分析》

材料三   1789年,法国妇女和男子一起拿起武器攻占了巴士底狱。1790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呼吁将选举权赋予女性,但国民议会并没有将这一主张写进法律。19世纪20-30年代,更多的女性参与了产业劳动和社会活动。1832年,在修正选举法时,英国妇女便开始了争取自己社会地位的斗争。1869年,英国女性在地方政府的选举中获得投票权,也能够在地方政府担任公职。同年,法国玛丽亚·德莱斯梅等创建了“妇女权利同盟”。

——摘编自 (英)沃特斯《女权主义简史》等

(1)据材料一,指出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服饰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多利亚时期的服饰变化给英国造成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女权运动发展的历史条件。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

年份全国工业
企业总产值
(亿元)
其中: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企业占比(%)
国有企业(亿元)集体企业
(亿元)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19534501931742.93.8
19555342734151.17.7
195770437813453.619.0

——《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

材料二   21世纪之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的常态。2004年和2008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结构分别为65355248;非公有制经济GDP产出占比则分别为63%和70%,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利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各展所长,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杨春学、杨新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种综合性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猜题历史试题
4 . 经济全球化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造品占89%。同期的进口贸易中,原材料占61%,食品占33%。英国的贸易伙伴,除了欧洲国家外,主要是美洲国家及其殖民地。英国的出口工业商品,从日常消费品到各种机械设备,几乎无所不包。由于英国商业信息灵通,往往可以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到美洲和东欧的小麦和玉米、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肉类、中美洲的热带物产、马来西亚的锡、南美洲的铁等。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版)》

材料二   1870﹣199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每位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单位:小时)

年份

英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1870年

2984

2941

2964

2945

1913年

2624

2584

2605

2588

1950年

1958

2316

1867

2166

1973年

1688

1804

1717

2042

1992年

1491

1563

1589

1876

——摘自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的国民经济已经完全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员年均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概述其变化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对以上四个时期的丝绸之路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序。结合所学,简述图①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具体表现。

材料二   世界三大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
1650年18.318.32.45.45亿
1750年19.213.11.67.28亿
1850年22.78.15.111.71亿

——据《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17—19世纪欧、非、美三大洲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原因。

材料三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事年表(节选)

时间事件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英王颁布“特许证”,授予公司贸易独享权,司法权、媾和权等政治权利。
1657年公司初步确立合股制度,股东数量爆增。
1689年公司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
1757年公司发动普拉西战役,并占领了印度的孟加拉地区。
1857年国会正式剥夺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各地的统治权,收归英国政府直接统治。
1874年公司解散。

——据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整理

(3)马克思说,“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命运?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请结合上述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大事年表阐述马克思的论断。
2024-06-1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自主作业历史试题(2024.6.10)
6 . 读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P46“学思之窗”:美国主要移民来源和移民结构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对美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024-02-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7 . 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国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A.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的终结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4-02-10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经济是全球化的脉搏,是各国发展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发生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与其说是一场政变,不如说是一次由资产阶级推动的英国政治体制改革。这场革命早于欧洲其他国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程。英国蒸汽机用在军舰和商船上,让他们不仅拥有了强大的海军,还拥有了强大的海上商船,继而通过战争打开别国的门户,通过殖民统治掌控别国的主权,然后再通过公司经营活动掠夺殖民地财富……金本位制度的确立使得英镑通过战争、工业革命、殖民地模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货币。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英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引领者和主导者。

——摘编自王世渝《第三次全球化浪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引领者和主导者”的原因,结合所学写出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

材料二   1963—1981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值及各种类型国家所占的比重

世界制成品出口额
(亿美元)
各种经济类型国家所占比重(%)
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
1960656.03.912.483.7
19651,030.04.412.383.3
19701,901.05.010.184.9
19755.001.06.39.384.4
198010,913.09.28.182.7
198110,740.09.28.782.1

——姚曾荫《国际贸易概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制成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出口总额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一百多个第三世界国家获得了独立。但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再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其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荡的危险。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并围绕“应对风险挑战”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管子·山权数》中曰:“汤七年水,禹五年旱,民之无粮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禹以厉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粮卖子者。”古人常围绕着农业生产,期望丰收,常常引用各种卦和祭祀上帝、山川神祇及祖先的活动,或是求雨,或是求丰年,都是盼望有好收成。夏代农业传说有:“春三月,三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且以并农力,执成男女之功。”《易经·否卦》云“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地无邦也。”汉初,每年通过漕运贸易运到京师的粮食不过数十万石,其后政府机构膨胀,漕运贸易增至四百万石。武帝时,河东守番系建议发展渭水流域农田水利,增产谷物供京师以省东部漕运粮食。隋唐时期,我国漕运贸易规模更大,这时的漕运贸易主要是由南向北,从长江流域运输粮食到京师。明初沿用元代海运之法,解决北方粮食供应。自此,漕运贸易主要由官军掌运。

——摘编自杨姝《中国古代治理粮食安全问题的启示》

材料二   从历史的纵向看,中国封建社会人口的强劲增长趋势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人口的显著增长无不与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导致粮食大幅度增产密切相关。

历代人口增长和口粮总需求量变化表

朝代时间人口数(万人)口粮需求总量(万市斤/年)
商代商末780542 880
春秋战国3 2002 227 200
秦末2 0001 392 000
两汉6 0004 176 000
魏晋南北朝5 0003 480 000
隋唐9 0006 264 000
宋辽金元公元110012 0008 352 000
公元160020 00013 920 000
公元188030 00020 880 000
公元184040 00027 840 000
公元191146 00032 016 000

——摘编自吴宾《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关于粮食安全的基本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中“人口的显著增长无不与农业生产技术革命性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概括出1900年~2000年世界变化趋势,并加以阐释。(要求:趋势正确,观点明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7日内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