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20世纪40年代,好莱坞曾经拍摄过一系列正面表现苏联的电影,从苏联的视角对其进行了相对正面的刻画。而20世纪50年代年之后,苏联在美国电影里的形象也很快出现了急转弯,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了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美国这一态度转变反映出(       
A.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B.国际形势影响价值观
C.雅尔塔体系走向瓦解D.冷战聚焦于文化领域
今日更新 | 5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伏尔泰在一次集会上说“像牛顿这样一千年才出现一个的人,才真正是个伟大的人物……而那些该尊敬的,是以真理的力量主宰人们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用暴力把人们变成奴隶的人,是指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据此可知,伏尔泰(       
A.崇尚理性精神力量B.批判封建并且反对愚昧
C.主张实行精英政治D.倡导建立自然科学体系
今日更新 | 4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学历史悠久,周代“六艺”中就有“数”的内容,历代天象观测、历法编定等均须依靠数学知识。汉代的《九章算术》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运算,在分数、开方、线性方程组、勾股等多方面领先世界。魏晋的刘徽、南朝的祖冲之及其子祖暄,都是世界级数学家。隋唐置算学,与太学并立,将前代的十部数学专著作为讲习内容。宋元时出现了以秦九韶、朱世杰等为代表的杰出数学家,明清时期,官方数学教育衰落,西学传入,中国传统数学受到冲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奕䜣等人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清廷遂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在各级学堂开设数学课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已“与欧美日本并驾齐驱”,大学纷纷成立数学系。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拥有一批年轻的著名数学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等。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设立自然科学院,开设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愈益突出,中国科学院设立数理化学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以来数学受到重视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启示。
今日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20世纪初,清廷正式宣布考察政治的决定后,获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朝廷对立宪政治认识的大转变。“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一时间内国内外革命的风声也都消失。由此可见清末宪政(       
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B.使得知识分子意见趋向统一
C.是清廷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D.符合其时代背景和政治需求
今日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概括出1900年~2000年世界变化趋势,并加以阐释。(要求:趋势正确,观点明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今日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19世纪50年代之前,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耕者所有,1888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入侵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太平天国运动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
今日更新 | 3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当“盟主”。齐国、晋国、楚国接续争雄,吴越争霸。诸侯成为“盟主”可以(       
A.取代周天子获得分封权力B.成为诸侯国的“大宗”
C.免除向周王室纳税的义务D.号令各诸侯国的行动
今日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清帝退位后,黄兴认为政治目标已实现,“将来政治竞争,但能以政见相折冲,不愿以武力相角逐”,中华民国初年的国会选举期间,孙中山专心从事实业建设,对国民党党务“一切不问,纯然放任”;黄兴则积极为国民党争取选票,并认为“今者共和成立,欲苏民困,厚国力,舍实业末由”。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黄兴主张“法律讨袁”,反对起兵,孙中山“格于众议,只好从缓发动”,后袁世凯欲武力镇压革命党,黄兴与孙中山领导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在日本,孙中山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继续发动式力革命,黄兴主张积蓄力量,循序渐进地反对袁世凯。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人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建立后黄兴和孙中山政治主张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民国建立后黄兴和孙中山的政治分歧及其后果。
今日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纺织厂女工如果在劳作的时候停下来休息,并不会有人过多在意。而到了18世纪下半叶,纺织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和调配,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纺织厂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这使得女织工不能够轻易休息。这一现象表明工业革命(       
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B.提高了工人生产自主性
C.推动了生产组织的变革D.强化了工厂的管理能力
今日更新 | 3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在14世纪之前,人们把时间寄托给上帝,时间是“走向永恒过渡”。而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除了在职业古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他们强调要掌控时间,把握当下。一位意大利的母亲在给她儿子的信中说道,“要好好利用时间,不要荒废了时间……”这表明文艺复兴(       
A.冲击了宗教势力B.因信称义开始确立
C.强化了世俗观念D.天赋人权广泛传播
今日更新 | 4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