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1987-2014年科技投入财力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材料二   4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有举国体制下研制“中国神药”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协同攻关;有“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的“中国深度”,“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刷新的“中国速度”……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中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撷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1947-1949年东北解放区地方流通券发行数额的大致统计。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年份发行额(单位:万元)比上一年的增长率(%)
1947年上半年288203276
下半年10212606254
1948年上半年32860127222
下半年350000000965
1949年1206620000245
A.解放区的物价持续下降B.流通券发行额的增长率上升
C.战场胜利缓解财政困难D.东北通货膨胀问题得以解决
2024-03-21更新 | 258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十五中学等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美国社会学家Massey的统计,1846—1924年间,总共有4800万移民离开欧洲,约为欧洲1900年总人口的12%,其中英国向外移民占1900年英国人口的41%,其它欧洲国家依次是挪威36%,葡萄牙30%,意大利29%,西班牙23%,瑞典22%,丹麦14%,瑞士13%,芬兰13%,奥匈帝国10%,德国8%,比利时3%,俄罗斯和波兰各2%,法国1%。这些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单只美国就吸收了总数的60%。

材料二   2000年,全世界在出生国以外居住一年以上者,其人数已达到1.7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移民人数比1970年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全世界移民的60%居住在较发达区域,40%居住在较不发达区域,其中欧洲外来移民5600万人,约占欧洲总人口的7.7%;北美外来移民4100万人,约占北美总人口的13%:澳洲外来移民占其总人口的19.1%;亚洲外来移民5000万人,但因亚洲人口众多,移民只占其总人口的约1%;非洲外来移民占总人口的2%,拉丁美洲为1%。

——据联合国人口署《2002年国际移民报告》和国际移民组织(IOM)《2003年世界移民报告》

(1)根据材料一提出一个有关1846—1924年国际移民趋势的结论,并运用材料数据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根据以上材料,与1846—1924年相比,2000年国际移民趋势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4 . 目前,全球出口的废弃物中约75%流向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东盟地区的塑料垃圾进口量从83.7万吨增加到226.6万吨,增幅达到惊人的171%。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国际贸易多样化发展
B.发达国家注重全球环境治理
C.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挑战
2024-05-18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5 .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革命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逐渐扩展至全球大部分地区,深刻改变了世界面貌。

材料一: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工业革命中人类征服“自然力”,实现生产技术史上飞跃的是(     )(单选题)
A.瓦特改良蒸汽机B.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
C.阿克莱特创办现代工厂D.化学工业的兴起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的纺织工厂车间
工人进厂、出厂和饮食都是在钟声所指示的一定的时间进行的。在工厂的内部,每人都有指定的位置和严格限定的老是一样的任务;各人在工头的监视下必须正确地、不停地劳动,工头通过罚款或解雇、有时甚至通过一种更加残酷的强制来使之服从。

——(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中现代工厂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三:1750—1950年伦敦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单位:千)

——数据来自《西欧乡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研究(16—20世纪)》

(3)依据材料三,伦敦城市人口数量有何变化?

材料四: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摘自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4)材料四中的“全球体系”指的是什么?该体系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认识。
2024-04-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2020年美国国家贸易评估报告》确定的主要数字贸易壁垒包括数据本地化、数据跨境流动和网络广告等多个方面,涉及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美国在数字领域高举“数字自由主义”大旗,强调自由开放,但却以威胁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经济为借口,禁止与中国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应用程序有关的交易。这可用来说明(     
A.非经济要素严重制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冷战影响经济发展与技术交流
C.新技术革命引发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D.旧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根深蒂固
7 . 据国家医保局发布数据,我国医疗救助总人次从2005年的969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2.5亿人次,增长约25倍。特别是2018年以来,医疗救助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防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保障范围,救助人次从2017年的9100万人次增长到2.5亿人次,6年增长近2倍。这表明我国(       
A.医疗资源分配较合理B.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C.解决了农村医疗难题D.医疗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2024-05-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今的伦敦城分为内伦敦(Inner London,图中深色部分)和外伦敦(Outer London,图中浅色部分)。内伦敦由13个自治市和伦敦老金融城(图中最核心白色区域)组成,外伦敦由19个自治市组成,共同构成了大伦敦区(Greater London)。

表1:

21901-1962年伦敦人口变动情况表(单位:万)

年份
区域
1901191119211931193919511961
老金融城2.721.41.10.90.50.4
内伦敦453452448439401334320
外伦敦160216240321417451450

31971年和1981年大伦敦外国出生人口数量(单位:万)

年份总人口外国出生人口欧洲裔亚洲裔非洲裔加勒比裔地中海裔北美裔中南美洲裔中东裔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裔苏联裔
1971750106.940.122.99.216.96.43.60.72.81.1
198166012038.229.61716.86.93.21.132.70.7

——以上数据均引自陆伟芳《20世纪以来伦敦的人口、移民与空间变动》

请回答:
(1)根据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两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表2,该时期伦敦的人口分布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表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数据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2024-04-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穿洞人”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入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2024-03-22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里特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邦和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世安)臣闻: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愚谓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则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有积于比户矣。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孝文帝)。然后,虚妄之民,绝望于觊觎,守分之土,永免于凌夺矣。

——选自《魏书·李安世传·请均田疏》

材料二:严如煜在《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中对川陕楚交边山区的记述:“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庄,粟利不及包谷(玉米),近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包谷高至丈许,一株常二三包。山民言大米不耐饥,而包谷能果腹,蒸饭作馍,酿酒饲猪,均可取于此,与大麦之用当,故夏收视麦,秋成视包谷,以其厚薄定岁之丰歉。”……除了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叶贸易外,到了清中后期,海外贸易渐兴,西方饮茶之风盛行,茶叶成为中国外销的大宗商品,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达到高潮。如湖南、湖北的红茶大量出口俄罗斯、英国等地,据同治《平江县志·物产》所云“茶,邑产颇多,有茶税。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

——摘自陈锋《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三:在国际粮食援助方面,美国等早期推动者更多是为了解决本国农业机械化运动带来的剩余价值流动。而中国在从粮食受援国向粮食援助国、从净引资国向净投资国转变的过程中,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既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紧急粮食援助,也注重向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传播粮食种植技术。中国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还通过在受援国设立跨国粮农企业,带动当地粮食经济发展。……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奉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万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自2004年来连续18年增产丰收。

——摘自林子涵《中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世安在农业生产领域向孝文帝所提的建议,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建议实施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在农业种植领域的新变化,并从世界市场角度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在对外援助上的不同。结合所学,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中国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的理由。
2024-04-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