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7 道试题
1 . 【西方近现代法律】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在一场演讲里强调,把懂得法律的价值和知识视为有教养的一种标准或绅士的一种风采。在北美大陆,通过独立战争前的政治辩论和独立战争期间的思想传播,欧洲思想中的自由与法治的理论转化成了北美民众普遍的思想意识。布莱克斯通的著作被殖民地奉为“法学必读之书”。潘恩在《常识》中提道:“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这本小册子迅速在北美的居民和军队中广为传阅。

——摘编自仙慧丽《西方法治生成路径的探析》

材料二: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地位实际下降了,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立法。为应对此变化,当代西方国家议会趋于在统一掌握立法最终审议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广泛采用各种更灵活的立法形式,且越来越重视其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以期一方面强化政府立法的民主保障,加强对政府立法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议会制度,以实质性地强化其立法审议和立法监督能力。美国70年代国会改革,通过立法加强国会对战争权力和预算的控制,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等。

——摘编自王保民《西方国家议会立法改革趋势之探析——兼论政府在立法中的功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律书籍在北美殖民地流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西方国家立法建设的特点。
2 . 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国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A.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的终结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4-02-10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战国七雄人才吸引力变化趋势图。导致吸引力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发展的水平B.选官制度的革新
C.社会变革的深度D.地理位置的优劣
2024-02-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20世纪50~70年代,苏联中央和各加盟共和国财政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繁荣B.苏联解体趋势已见端倪
C.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D.国家经济结构渐趋合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边疆分布着众多民族,汉朝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朝在边疆地区设立众多郡县,如东北边疆设立了玄菟郡、辽东郡、辽西郡等。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则设立一些专门机构。如汉朝对匈奴先后采取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最终将匈奴纳入汉朝管辖之下,设置使匈奴中郎将进行管理;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政策和措施,最终设置西域都护统辖整个西域地区。为了管理那些脱离其民族主体内迁的边疆民族,汉朝设立属国,置属国都尉管理,但其内部事务仍由其酋长负责。汉朝还以长城为主干,设置由塞、障、亭、燧组成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并进行规范的屯田活动。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1840年后,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动,清政府不得不改变传统政策,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和管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建省,改变原有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广单一的郡县制。光绪年间,东北由将军府制度转变为行省制度,变八旗体制为民治体制。经过有清一代对边疆移民和强化管理,晚清时期边疆地区“原来十分荒芜的土地兴起了许多新的城镇,商业贸易随之发展兴旺起来。边疆地区行政建制发生很大变化”。

——摘编自陈跃《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加强边疆治理的主要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政策演变的主要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治理的重要意义。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
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
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
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43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各根据地以“组织起来”为口号,大力发展合作制经济,使合作制成为根据地的主要经济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也力图通过合作制,开展生产,发展经济,解决边区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从合作制经济视阀对陕甘宁边区盐业的生产和运输进行研究,可了解边区盐业是怎样被“组识起来”的,以及合作组织在盐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合作组织和盐业发展二者之间调适和融合的动态过程,亦是边区盐业经济从“个体”走向“集体”的过程。

——摘编自胡杨《陕甘宁边区盐业发展中的合作制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陕甘宁边区盐业合作实践的历史作用。
2024-01-3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所示为1978—1997年我国三大类企业产值比重变化趋势。这一变化反映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B.经济全球化对经济的冲击
C.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D.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024-01-3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中国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所示变化趋势表明我国(     
年份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差额
2001263.4457.4-194
2003384.1727.6-343.5
2005490.41477.1-986.7
2007615.12430.9-1815.8
2009631.12898-2266.9
2010816.94338.5-3521.6
注:初级产品,指未经加工的或粗加工的原料或农产品,包括粮食、能源和矿产等。
A.开始主导国际原料市场B.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C.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D.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2024-01-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认为“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种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D.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