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531年,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所;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1892年德国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A.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C.西欧的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D.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2024-04-0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2023年,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冈萨雷斯表示,虽然当前全球贸易额总体尚可,但仍有很多因素在损害多边贸易体制,如不断加剧的大国竞争、贸易限制性的产业政策的复苏,以及令人担忧的补贴竞赛,全球面临走向脱钩、自给自足和“技术民族主义”的道路。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具有曲折性B.反全球化思潮成为共识
C.多边贸易体制逐渐瓦解D.自给自足是新发展方向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初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尽管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但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城市化初期,普遍存在对涌入城市的劳动力的残酷剥削,工人在恶劣环境里超时工作,没有社会保障。在汽车时代,治理交通拥堵及尾气排放成为英国城市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两百年,英国工人待遇有了很大提高,英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步完善,例如英国1834年颁布的新版《济贫法》,19世纪英国通过了《公共卫生法》,对城市建筑的配套卫生设施,做出了明确规定。19世纪后期,英国两次颁布《工人住宅法》应对贫民窟问题,20世纪初基本解决了“城市病”。英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走过了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摘编自李亚丽《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借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其地位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解决“城市病”的举措,并分析其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03年,英国约克郡西区织出的呢绒只有1/16是产自资本家经营的大工厂,其余的约有43万匹则是由老板兼工匠在作坊里织出的。根据1831年英国议会的调查,该年英国工厂工人为404,317人,手工工人为1159,867人。这体现出该时期英国(     
A.急需大力推进蒸汽机的普及B.工业经济组织呈现出多样性
C.手工生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D.工厂制难以适应经济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5年,美国密苏里州宪法宣布授权人口在十万以上的市可制定宪章,实施地方自治;至一战前共有12个州实行地方自治。市政府权力涉及到饮用水供应、健康和卫生、城市建设、警察、消防、教育和福利、娱乐等领域。推动美国地方自治的主要因素是(     

A.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B.国内工人运动的有力推动
C.乡镇自治的历史传统D.城市化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67年,《北美评论》杂志撰文称誉中国的考试取士;1868 年,美国罗得州议员托马斯·詹科斯向国会提交报告,公然鼓吹考试取才,轰动了参众两院;1870 年,斯皮尔撰著《中国与美国》一书,盛赞并力主效法科举考试制度。这些现象(     

A.推动了东学西渐的形成B.表明美国文官制度深受中国影响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有利于推动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2024-02-01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国水产品在居民饮食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21—2030》指出,到2026 年我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预计将达到23kg,占消费总量的36%左右。这(     

A.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B.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C.表明水产品将成为主要食物D.反映了国人对营养品质的不断追求
2024-02-0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四三方案”是我国 1970 年代向西方国家大规模引进成套技术设备的计划。从1972 年开始直到1977 年,我国先后同美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荷兰、瑞士、意大利等签订了250多项新技术和成套设备引进合同,项目成交金额达到了39.6亿美元。“四三方案”(     
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B.旨在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C.佐证了中国外交打开新的局面D.促使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农业人口转变成商业人口,刺激了交易市场的发展。城市模式适应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中世纪城市也就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经济中心。这说明中世纪城市(       
A.加速了庄园经济的全面瓦解B.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4-02-01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出土了授予老人的“王杖诏令”简册10枚;1981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到了出土于磨咀子汉墓的“王杖诏书令”木简26枚。这些诏令主要记载了尊敬老者、高年赐杖以及处决殴辱受杖老人等内容。据此可知,汉朝时期(       

A.政府注重基层治理B.关注教化成为社会共识
C.社会优抚体系初创D.程朱理学影响范围扩大
2024-01-31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