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20世纪上半叶不同时期我国拍摄的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这些影片的上映引起重大反响,对塑造该时期国家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下图是1913年刊登在《申报》上的《难夫难妻》电影的广告。该影片讲述了一对互不相识的男女在媒人的撮合下,经历一系列繁文缛节后,结为夫妻但婚姻不幸的故事。

《孤儿救祖记》上映于1923年12月,其主题是“教孝”“惩恶”“劝学”“扬善”和宣传社会改良,儿媳余蔚如的“贤妻良母”形象是中国传统理念的标志。

《木兰从军》上映于1939年2月,讲述了北朝时期,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奋勇杀敌,打退敌军后凯旋的故事,引起了上海“孤岛”电影界的轰动,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桥》上映于1949年5月,讲述了1947年冬,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抢修松花江铁桥的任务后,工人们克服一系列困难,造出桥座和铆钉,从而修复铁桥,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

任选不同时期的两部电影,围绕“国家形象塑造”自拟观点,并对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6-02更新 | 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外交部部长米留科夫照会各国政府,“愿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继续命令前线军队投入战斗。1917年5月3日,照会在报纸上公布,彼得格勒街头出现游行示威,抗议运动席卷各大城市和军队,米留科夫被迫递交辞呈。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A.社会主义革命势在必行B.十月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临时政府缺乏合法地位D.和平民主成为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后,85%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个工作日。据此可知,我国(     
A.对外开放的格局日趋成型B.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
C.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D.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
5 . 下面是1868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图。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国(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传统商业仍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
C.传统经济的顽固性D.清廷通过自救运动延续了其统治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建之初,“斯时风气未开,开始应者甚少,集股不易”,后在《申报》上刊出招股广告,详细记录了各项建局项目以及相应的预计股本花销情况,另外委托了全国各地商号、钱庄代为宣传和代收股金。这(       
A.说明政府放宽对私人办厂限制B.使得民用企业资金困难得到缓解
C.引发了投资创办近代企业热潮D.反映了洋务企业早期现代化尝试
2024-05-26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7 . 学者熊得山在192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一书中,将夏以前称为“原始共产社会”,认为封建社会发轫于夏,极臻于周初,秦统一以后“中国社会的纽带就是宗法”,中国近代社会则是“封建社会、宗法社会之延长”,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判断指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反映了当时(       
A.历史研究服务民族战争B.近代史学研究基本成熟
C.唯物史观已有学术实践D.马克思主义已经中国化
2024-05-26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有为认识到,必须与赞同变法的官吏联合起来,在朝野上下形成变法的社会“风气”,“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在康有为的推动下,1895年8月,翰林学士文廷式组织强学会以“达民情、育人才”,它标志着维新运动进入了有组织的阶段。强学会每十天集会一次,宣讲“中国自强之学”。11月,康有为在上海成立强学会分会、出版《强学报》,两地的会员有50人左右。1896年1月,慈溪太后下令封闭强学会、但各地的维新运动并未停步不前,到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等超过300所。

——摘编自谢景芳、祁冰《文延式与强学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强学会成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强学会成立的意义。
9 . 1667年,法国进行关税改革,改革前后的部分商品税额对比如表所示(单位:利弗尔)。据此可知,法国的关税改革主要是基于(     
商品名称1664年税额1667年税额
西班牙羊毛织品70100
荷兰羊毛织品4080
安特卫普挂毯120200
A.保护本国棉纺织业B.顺应商业革命趋势
C.抵制外国资本渗透D.增强自身经济实力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乡村建设运动。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民族自救”,一批知识分子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改善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成百上千的城市知识分子来到农村,或担任民众学校的老师,或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他们自下而上,努力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愚昧,推动农村走向现代化。但作为乡村主体的农民并不太欢迎乡建工作,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开会时有技术人才,有地方、中央政府的人,有教育界的人,但乡村农民的代表几乎没有。抗战开始后,有些乡建工作者辗转至后方,继续其未竟之事业。然而,作为一场大规模社会运动的乡村建设还是结束了。

——摘编自阎明《深入民间: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英国提出了“保护性治理”的乡村振兴理念。为限制城市的“破坏式”扩张,20世纪上半叶,英国政府先后出台《限制带状发展法》《绿带法案》,通过空间规划解决农村土地占用矛盾并促进城乡融合。同时,为应对农产品短缺,英国政府又先后颁布《斯科特报告》与第一部《农业法案》,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城市过度蔓延、支持农业补贴、扶持农业有序发展的规划方案。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乡村政策制定的目标逐渐转向“乡村生态保护与社区生活质量的平衡发展”。英国政府努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经营,鼓励地方社区和志愿组织积极参与,形成“政府—社区组织—积极分子”合作共治。

——摘编自武小龙《英国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与实践逻辑》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与20世纪英国乡村建设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英国乡村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谈从20世纪中英乡村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