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宗沐,字新甫,别号敬所,浙江临海人,为官近40年,官至刑部左侍郎,晚明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如表是王宗沐为政期间的部分活动。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宗沐的主要活动,并简评其影响。
(2)据材料,说明《通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撄宁府君年谱》的史料价值。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王宗沐的生平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 . 下表为各种材料对唐太宗释放囚犯的不同记载。由此可见(     
材料出处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七德舞》(唐)白居易作
十二月辛未,亲录囚徒,归死罪者二百九十人于家,令明年秋末就刑。其后应期毕至,诏悉原之《旧唐书》(五代)刘昫等撰
贞观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
梁武帝每年数赦,卒至倾败。夫谋小仁者,大仁之贼。故我有天下已来,绝不放赦《贞观政要》(唐)吴兢撰
A.四则材料的记载大同小异基本一致B.白居易诗篇为文学作品不具备学术价值
C.《新唐书》记载细节详实最为可靠D.应搜集更多史料研究唐太宗的释囚现象
2024-02-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河南卷)
3 . 关于历史撰述,我们需要区分于历史事实。相比于后者,前者不可避免地引入了价值判断。下列对于特定历史研究成果的相应分析不恰当的是(        
研究成果分析
A相反于“乾隆年间关闭江浙闽三海关”的叙述,《宁波县志》表明至少浙江的海关未被关闭“海禁”叙事可能是反清复明文人刻意抹黑清朝的产物
B中国不曾自主孕育“闭关锁国”这一概念,这一语汇是晚清中日民族语言嫁接的表达,“闭关”来自中国,“锁国”来自日本“闭关锁国”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它并非历史事实
C15世纪土耳其已不具备垄断传统商路的能力“土耳其垄断传统商路”的叙述可能服务于西方对东方意识形态打压的需要
D“疑古派”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宣扬“不看二十四史”(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但着眼于野史、文学作品等“疑古派”看似是对传统的否认,实则助力史料的扩大,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大作用

A.AB.BC.CD.D
2023-07-20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1月浙江省高三选考仿真模拟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逐渐引起国家和学界的关注。1990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承担编纂、研究和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任务。各高等院校教师也积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工作。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了《三中全会以来》、《十二大以来》、《十三大以来》等重要文件选编。……到目前为止,全面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学术性著作已经出版六七十种。高等院校各学科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关的必修课程,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或中国当代史研究生的工作也得到很快发展。

——摘编自张星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现状》

材料二   2009年,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1949195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简称《国史编年》)正式出版。《国史编年》兼取传统史书体裁中“编年”与“记事”两者之长,以《纲》按月、日排列,历史发展脉络清晰;以《目》记述大事始末,使人了解其来龙去脉。该书还增加《注释》。……凡史料记载中两说并存,一时无法辨清者,均作说明,存以备考。对于某些流行说法存有歧异或不采成说者,更在注中加以分析考证。重要“目文”之后皆附《文献》作为参考。《国史编年》选用了一批中央档案馆过去未发表过的档案。这些档案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已经公布的文件的涵盖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有正史性质的大型资料书……该书迄今虽只出版了七卷,却为以后编纂各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国史学科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摘编自史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编年的基本特点》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既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史编年》的史学价值。
5 . 下图是1857年11月14日《伦敦新闻画报》刊登的《广州全景速写》。英国记者不仅画出了城北要塞和遭到炮轰的内城督府衙门位置,还做出如下报道:“这种公开决裂是由于中国官员扣押本国罪犯而引起的……中方没有就违反英中条约,侵犯英方条约权利和对英国国旗的侮辱做出道歉。”对以上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图像史料难以还原真相B.绘画作品具有学术价值
C.立场态度影响历史解释D.职业修养决定新闻内容
2024-04-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二里头遗址作为大型都邑遗址,遗存丰富,为了解夏朝的都城面貌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记者刘周岩在《寻找夏朝》中说: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由此可见(     

A.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B.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
C.考古必须与文献史料结合才有意义D.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
2024-01-2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浙江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铁路与世界。

某社团围绕“铁路与世界”主题查找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涅在谈到1843年开通的两条从巴黎出发的新铁路时如此写道:我觉得仿佛各国的山峦和森林都在向巴黎逼近。甚至现在,我已经可以闻到德国椴树的气味;北海的白浪正在涌向我的门口。

——海涅(抒情诗人和散文家)《卢苔齐娅》

材料二   在铁路出现之前的300年间,世界贸易量以每年不到1%的速度缓慢增长,但在1820年至1870年期间,世界贸易量以每年4.18%的速度激增。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材料三   儒勒·米什莱(19世纪法国历史学家)在反思一次从巴黎到凡尔赛的旅程时写道:如果说宫殿是国王任性的产物,那么铁路就是供每个人使用,把法国联系在一起,反动派害怕铁路的民主影响。出于这个原因,教皇在教皇国禁止铁路,而汉诺威王储也同样反对它们。

——尼古拉斯·费斯《铁路制造的世界》

材料四   1860年,有三分之一的(欧洲)图书被销往欧洲之外,轮船使得把图书运输到加拿大法语区变得经济。在1845年至1855年期间,铁路使得图书的运输成本降低了75%。

——《印刷书籍与当代德国的建设》

材料五   在英国,有预言说,铁路将把世界各国变成一个大家庭,说同一种语言,崇拜同一个神。

——《铁路中的意象》

问题:
(1)请你按照以下标准将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侧重史实的材料
侧重史论的材料

(2)请你按照以下研究视角将上述材料再次进行分类。
侧重经济与生活
侧重国家制度
侧重文化交流

(3)就研究主题“铁路与世界”而言,谈谈材料一的史料价值。
(4)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五观点的看法。
2024-04-09更新 | 4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最新发掘结果和测年数据显示,普定穿洞遗址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贵州地区人类活动史,对重新认识约5.5万年前的“穿洞人”和研究贵州高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面貌和格局,探讨现代入起源、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人类适应性策略的转变、史前文化交流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这说明(       
A.历史记载的可靠与否须通过考古发掘加以核实与鉴别
B.不断发现的史料可以丰富人们对已知历史事实的认知
C.考古研究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能够推翻原有的历史研究
D.最新科技的应用能够让史学研究立足现实,以古鉴今
2024-03-22更新 | 2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数理化自学丛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628月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撰,旨在让青年通过自学读懂、学好高中数理化知识。该书在当时影响不大。1977年重印,据《上海出版志》统计,这套书共发行435万套,合计7395万册。

材料二   到现在为止,人类利用的有机物已达百万种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制造出新的品种来。制造这些有机物的原料,主要是动植物体和矿物界的天然气、石油和煤。这些物质的资源很丰富,可以生产炸药、染料、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塑料和药剂等各式各样的产品,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发展有机化学工业,对发展国民经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国防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数理化自学丛书:化学第四册(引言)》

材料三   《数理化自学丛书》重排本出版发行的消息传出,各地新华书店顿时排起长龙,广大知青和他们的家长、亲友犹如久旱的禾苗逢甘霖,激动和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出版社接连安排重印,仍供不应求。《数理化自学丛书》19771978年重排本的突击出版,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见证了一代人的奋斗之路。

——摘编自徐福生《时代的印迹——忆〈数理化自学丛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数理化自学丛书》开始重印的时代的特征。
(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我们了解《数理化自学丛书》有何史料价值。
2024-03-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史料1   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601年673年)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


史料2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现分别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西藏档案馆。


材料二   东汉时期,在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广大地区过着游牧生活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跟汉人杂居,学习农业生产,与汉族人民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是大多也还保持部落组织,保留自己的语言和习惯。到了西晋初年,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族和羌族等族共有几十万人。

西晋末年,由于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也先后南下,逐渐迁移到了长江中下游一带。据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如此多的百姓来到了长江一带,使长江地区迅速变成我国另一个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南方也得到了极快的开发与发展。

——摘编自《中国民族关系十讲》等


(1)指出材料一中两则史料的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中国古代民族迁移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024-03-1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