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9 道试题
1 . “蝴蝶在南半球煽动翅膀,会在北半球造成龙卷风”。有史学家认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蝴蝶效应便是“一颗子弹造成的世界大战”。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由塞尔维亚青年射出的这颗子弹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B.这颗子弹的发射是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
C.大战前形成了法西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对抗
D.欧洲在这场战争中遭受致命打击并失去了世界优势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幅漫画描绘的是19世纪20年代美国某项对外政策,该政策的出台与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有关。对这幅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列强干涉北美独立战争B.列强竞相抢占美洲作殖民地
C.美国视拉美为势力范围D.美国支持拉美民族独立运动
3 .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2023-03-17更新 | 821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长征胜利结束时,中共中央在一则通电中说:“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B.民族矛盾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5 . 2017年,国务院提出要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全链条、可追溯、新模式、网络化、高效率”的冷链物流体系。各大冷链物流企业纷纷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监控物流车辆的温度,还能防止配送员不及时配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冷链物流解决了食品供需矛盾   ②现代科技助力企业管理的完善
③国家重视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   ④食物储备技术现代化水平提升
A.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有学者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并使之有了某种秩序,即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对该学者观点解读合理的是,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C.创新了国家管理模式D.推动了契约精神的萌发
2023-06-06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郑观应生平

材料   1842年,生于广东香山。1858年,进入上海宝顺洋行任职。工作之余学习英文,对西方政治、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年后被提升为宝顺洋行买办。

1868年,始与人合伙经营茶栈、轮船公司等,并大量阅读中外书报及有关兴邦治国、议论时务得失的文章。60年代写成《救时揭要》一书,反对外国的侵略奴役,鼓励商民投资兴办民族工商业

1873年,参与创办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并成为总买办,先后投资入股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造纸公司等企业,得到洋务派赏识。1882年,辞去太古公司买办到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当帮办,次年升任总办。期间写成《易言》一书,提出一系列以“国富”为中心的内政改革措施,倡导改革变法、学习西方。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立即上书提出军事建议并自荐到广东军营,不避艰险完成使命,为清军陆战打败法军创造了条件。郑观应对清廷“不败而败”十分愤慨、失望,退隐澳门修订《易言》。

1893年,再度被委任为招商局帮办,后又兼任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总董。

1894年,成书《盛世危言》,对社会诸方面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他认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批评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病,首次提出“立宪法”“开议会";他提倡“商战”,抵制列强

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他的变革设想被时人盛赞为“良药之方”。

民国以后,倾主要精力办教育,长期担任招商局公学的住校董事兼主任、上海商务中学的名誉董事。1922年,病逝于上海提篮桥招商公学宿舍。

学者指出,郑观应“一只眼睛看中国,一只眼睛看西方;一只眼睛看历史,一只眼睛看现实,是一位对时代具有敏锐感悟的人。”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郑观应的人生历程。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张謇在南通完成了一项整体性的社会改造“工程”。它们是:以大生纱厂为核心,以棉纺织为主体,包括工业、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金融贸易等企业;以通州师范为核心,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包括高等教育、普通中小学、专门技艺学校等教育机构和设施;以通海垦牧公司为起点,以黄海垦殖为主体,包括大丰等垦殖公司和农会、水利会、棉业试验场等;以南通地方社会福利为中心内容的各类事业——医院、图书馆、博物馆、气象台、公园、育婴堂、养老院等。

——摘编自伍贻业《张謇与南通“近代化”模式》

材料二   江苏南通一带位于长江三角洲持续沉降区的北部,受长江冲积作用,渐由沙洲涨接成陆,60%以上为土质疏松的沙土和壤土。自明代棉花传入后,特殊的土质条件,加上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使南通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棉花植作区;同时,境内密布的河网系统又为棉花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南通逐渐成为国内重要的棉花集散区。

——摘编自羌建马万明《江苏南通地区近代棉花生产的发展研究》

材料三   南通地区盛产棉花,乡人以土纺土织为业,但是“近来外洋纺织机器盛行,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纱土布,去路滞减。乡人穷极思变,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以致洋纱倒灌内地,日甚一日。查计现在(1895年)南通地区,每日可销洋纱二十大包,已合机器一万锭之数。若寖增不已,不出十年,必尽变为洋纱之布。民间膏血,耗夺无形。”

——摘编自冯小红《再论张謇与南通纺织业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概括张謇在南通创办的整体性社会改造“工程”的特点。
(2)运用唯物史观解读张謇的成功之路。
2023-05-30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时限

1949~1956年

1957~1977年

1978~2020年

战略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凡尔赛宫:标志与象征

材料一   凡尔赛位于巴黎西南郊。17世纪60年代,为远离暴乱频发的巴黎,路易十四在此兴建凡尔赛宫,王室成员和贵族在其中极尽奢华。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前的三级会议在此召开,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网球场宣誓”。178910月,路易十六在巴黎民众的压力下返回首都,凡尔赛宫作为法国政治中心的历史就此终结。

在王室离开以后,围绕凡尔赛宫的命运曾产生过争论,部分民众要求摧毁其中的宫殿和花园,以示对专制统治的打击,但最终被议会以“凡尔赛宫是祖国的财产”为由制止。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以来长达十年的混乱状态。拿破仑提过对凡尔赛宫的规划:(我)将使其成为我们取得的胜利和我们民族的荣耀的永恒丰碑,雄踞于欧洲首都的大门前,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观。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路易十八下令恢复凡尔赛宫的最初用途——王室的居所,招致巨大阻力,同时复辟王朝无力对凡尔赛宫进行大规模的修缮,使这一计划搁置下来。

1830年七月革命以后,法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王路易·菲利普在1833年颁布法令,将凡尔赛宫改造为一座具有公共属性的“历史博物馆”,用来记录能够体现法国光辉历史的重大历史事件。

——摘编自荆文翰《从破坏到保护:法国大革命以来国家遗产政策研究》

材料二   1870年起,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德三次兵戎相见。普法战争后,威廉一世选在凡尔赛宫镜厅登基,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一战后的议和条约也被选在凡尔赛宫签订,埋下了德国20年后挑起更大战争的祸根。二战后,法德在冷战的威胁下,终于出现和解的契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法国大革命以来人们对凡尔赛宫的不同态度。
(2)结合材料二法德关系的史实,对凡尔赛宫遗产价值进行解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