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6 道试题
1 . 图说历史。
(1)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正确的位置。(涂答题卡)。

历史事件位置(字母)(涂答题卡)
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签订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武昌起义爆发

(2)如图是1908年《神州日报》上发表的名为《立宪真相》的漫画。漫画意在揭示(     

A.戊戌变法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B.清末新政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预备立宪实为维护专制统治D.辛亥革命废除君主专制

(3)如图为19世纪末《点石斋画报》上刊登的“公车上书”情景示意图。这一事件(     

A.推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B.重在解决洋务运动存在弊端
C.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D.源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4)如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士。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辽”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5)如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这次战争(     

A.中国战败,签订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中国战胜,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热情
C.中国战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和失败

(6)如图是1920年7月上海《申报》》发发表的漫画《惨不忍睹之现状》。这幅漫画反映了当时(     

A.帝国主义列强对华侵略加剧B.各派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C.辛亥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护国运动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7)陈独秀提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其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自强与求富B.民主与科学C.独立与进步D.新道德与白话文

(8)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有误的是(     

A.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延揽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前来任教
B.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

(9)这是当时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这幅讽刺漫画中讽刺的对象是(     

A.清政府的顽固派大臣B.“皇族内阁”的成员
C.袁世凯的专制统治D.军阀混战和割据
2024-04-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物馆准备举办主题为“中华文明巡礼”的展览活动,将如图展品匹配相应展馆。

            

A汉倭奴国王金印B.甲骨令辞C.大雁塔进士提名贴D.驻藏大臣令牌

            

E.青铜器何尊铭文F.晋归义羌侯金印G.郑和宝船大船舵H.内蒙古墓葬壁画“举孝廉图”

(2)观察下列待展品,据此增加一个展馆,你认为新馆应被设置在哪个展馆之后(     
A.先秦馆B.秦汉魏晋馆C.隋唐馆D.明清馆

         

八思巴文《百家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纸币“交子”
(3)为下面时间轴的序号内选择适当内容

A.府州军监B.行省制C.北周D.西周E.察举制F.郡县制G.科举制H.军机处I.尚书台
2023-08-09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内忧外患的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仁人志士走上了探索与抗争的救亡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四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清德宗实录》卷418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乙已日


(1)根据材料一图片所示内容,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     )
A.①②③④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2)作为“可视的历史”,类似材料一这样的图像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历史有什么价值?
(3)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
(4)概括材料二、三、四有关“救亡之路”的共同点及其差异。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前期的“千年变局之救亡之路”?
2023-01-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儒学流变
经过历代儒学家的修改与润色,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儒学流变,有若干重要时间节点,请将下列选项与上图中空格相对应。
A.董仲舒B.格物致知C.儒学独尊D.东周E.朱熹F.未成显学
(2)“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句话蕴含着“人性本善”的内涵,出自下列哪个人物。( )
A.老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3)华政附高某班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涉及到“佛道冲击”、“格物致知”等关键词,那么其写作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焚书坑儒B.休养生息C.程朱理学D.新文化运动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经学的是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勾当,词赋的是吟诗、课赋、作文字的勾当。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内“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

——《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


(4)请根据材料分析元朝是怎样确定科举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理由何在?
(5)有学者认为:将来全世界都要走“中国的路,孔子的路”。请举例说明儒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时代价值。
2023-01-1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各项中,体现“因俗而治”特征的是(     )(三选。多选少选均为零分)
A.南北面官制度B.“猛安谋克”C.改土归流D.土司制度
2023-01-1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和治理

延续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国家形态是历史合力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必然选择。而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 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其中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1)写出A. B. C.所示的三个历史时期。
(2)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一、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演变
1)①
2)皇权为中心的大一统中央集权体制创设
3)分工严密各司其职的官僚制度不断完善
二、 ②
1)皇权不断加强与相权不断削弱的中央官制
2)③
3)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向派驻管理的转变
4)制度与官制不断创新的有效边疆治理
三、选官制度的演变
1) ④
2)逐渐成为强化皇权、加强统治的手段
四、监察制度的演变
1) ⑤
2)对地方的监察越来越严密,皇权得以进一步加强
2023-01-12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新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周恩来在一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可能是(     
A.日内瓦会议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D.亚非会议
2023-01-0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A卷)
8 . “宅兹中国”

西周青铜器何尊内铸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1)就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你如何看待何尊及其铭文的史料价值?

(2)“中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请将以下中国古代国家版图与朝代相对应(填写字母)。

秦朝:______;唐朝:______;元朝:______;清朝:______
(3)中国版图的扩大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关系密切,请将以下文献与其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相对应。(填写字母)
《封建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______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______
《元史·地理志》:“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______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
(4)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版图奠定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这说明秦朝(     
A.承袭分封制度B.增强地方实力C.实行中央集权D.恢复社会经济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4次组卷 | 25卷引用:上海市桃浦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