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34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春秋以来的夷夏大防观念逐渐为新的民族观所取代,其中包括诸夏一体、华夷五方共天下、黄帝为华夷各族的共祖。这主要得益于(     
A.郡县制度的出现和发展B.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汉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代,出现了以高拱、张居正为代表的权力极大的首辅,阁臣也常被称为“相”,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内阁仍不能与过去的宰相等同。这是因为内阁(     
A.只是内侍机构B.没有实际的权力C.依靠宦官行事D.深得皇帝的信任
3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国务员的职责体现了(     
A.民主共和B.主权在民C.三民主义D.权力制约
4 . 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国内,虽然外省的一些城市,曾先后爆发以工人为主力军的公社运动,但是,第一个举起无产阶级起义旗帜的政权未能与这些城市的公社运动建立联系,于是只得靠自己的力量斗争。这一观点(     
A.分析了里昂工人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B.揭示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C.强调了工人运动应践行人民主权原则D.探讨了法国共和制度确立的艰难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实行“告缉”,鼓励民间相互告发,规定将所没收违法商人资产的一半奖励给告发者。这种做法(     
A.抑制了地方割据势力B.开启了抑商思想先河
C.打击了私营工商业者D.限制了对外贸易发展
6 . 下表是北宋前期宰相任职情况表。这说明宋代(       
A.皇帝与宰相共治天下B.冗官的弊端
C.官僚政治体系日益完善D.加强了皇权
2023-11-13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7 . 清初,皇帝的谕旨一般由内阁草拟,经内阁发六科抄出发送,其内容是公开的,称“明发上谕’’。自雍正帝开始,皇帝谕旨均由军机大臣拟定文书传递,不经由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寄出,称为“廷寄”。这一调整旨在(     
A.提高中央决策效率B.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防止泄露军政机密D.精简政府行政人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     
A.设立中外朝制度B.颁布推恩令
C.实行三公九卿制D.推行刺史制
2023-10-16更新 | 35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有关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文明的政治体制于西周初见成效……但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为“天下政局的两端”。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周秦之间为华夏文明的一大变局,随着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王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三   秦汉帝国的建立,是华夏文明之一大变,实现了政治大一统,也推动了族群整合。“国人”本指西周时期列国统治氏族,后扩展为一国民众。泰并天下后,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整合“诸夏”,推动六国故民“秦人化”,力图塑造新“秦人”认同。这一举措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手段过于强硬,最终造成秦帝国的崩溃和新“秦人”认同的瓦解……直到汉武帝出现,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前面皇帝的基础上,彻底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侵扰问题,致使汉朝民众民族情绪高涨,自我认同得到质的飞跃,从此汉朝国民不再以原先七国属地自称,真正意义上完全以大一统的国名为自我身份认同,凡玉下汉翅国七少所在,皆为大汉臣民。从此汉族就成为了华夏族的代称。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简析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转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凡天下汉朝国土之所在,皆为大汉臣民”的历史意义。
10 . 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御史监郡制度被废除。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重新划分监察州部,将州部由九个增至十三个。同时,刺史不再只是秋分时到州部,而是在州部设立固定的办公机构。起初,刺史受丞相司直(丞相属下)的节制,后改为御史中丞“督部刺史”。汉代这些举措(     
A.促进了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B.削弱了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
C.巩固了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D.体现了中枢决策权力的制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