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1 . 某学生绘制了抗战时期的时间轴(部分),如下图。图中空格处应该填写的事件是
A.东北抗日联军成立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辽沈战役
2 . 结合下侧《辛亥革命形势图》,对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完成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
C.充分发动了全国各地群众的力量
D.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2022-01-14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1)根据图1、2、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材料二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中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主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2)结合所学,列举祖国统一大业所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3)请你为改革开放40周年写一份解说词。
4 . 国家治理

材料一   

材料二   自五代至北宋统治者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建都其原因虽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封具有“八荒争凑万国成通,的地理特点其地理位置接近东南富庶之地。北宋的陆路交通网络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并到达全国各地。开封居于黄河与淮河之间建立起了密集的南北水运交通网。以开封为中心的滑运诸渠既是官方财货赋税的运输航道亦是中外商旅来往之路。开封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行业门类多达二十多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作为都城开封的劣势也与河道水系不无关系。北宋后期黄河频繁决口泞河淤塞运输能力大大降低。

——摘编自南北运河见证东京城百年兴衰》等

(1)阅读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并从地方行政制度的角度进行说明。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论述北宋建都开封的利弊。
5 . 秦汉时期治国理念的转变

材料一 左图为长沙马王堆汉墓(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家族墓)中出土帛画《非衣图》的一部分。该部分描绘的是“天界”景象,人首蛇身的女娲居中,周围有目月、扶桑、升龙、神仙、怪兽等,寓意死者可以成仙,像鸟一样飞升上天。该墓还出土了大量帛书和简牍,包括《脉法》《阴阳十一脉柩经》等养生类书籍。


材料二 左图为《西汉成都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画像石。刻画了汉景帝末期蜀地太守文翁在成都办学讲经的情形。


材料三 文翁通《春秋》,“见蜀地僻陋有蛮夷风……修学堂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汉书.循吏传》


1)上述材料中包含了哪些史料类型,依据材料举例说明。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前期治国理念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卿、大夫、士者,图事之臣也,不任贤,无以治天下之事”。这表明殷周时期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现象B.家国同构的政治特色
C.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D.世袭和选贤同时并存
7 . 下图为《五四运动形势图》。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学生运动得到了商人支持                       ②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其他城市
③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④全国的铁路工人都参加了罢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2-08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1年11月11日,来自美国各地的爱国华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热烈欢迎祖国代表团”的标语,聚集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欢迎中国代表团(见下图)。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非战公约》的签订B.《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9 . 《文汇年刊》(见如图),初版于1939年5月,它以浩大篇幅反映抗战以来举国上下全面抗战的情势,其中以较大篇幅刊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朱德的《战略和战术》,还有八路军抗日的多幅照片。该书的出版

①显示了选编者尊重事实的进步立场
②对推动当时抗战形势起到关键作用
③开创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新局面
④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当时抗战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1-02-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些新闻媒体正在陆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讲述长征故事,追寻伟大足迹,重循红色之旅”活动。下面是有关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几幅图,结合图和所学回答问题


图一遵义会议会址

图二泸定铁索桥

图三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图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1)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起止时间是什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在哪里?
(2)“追寻伟大足迹,重循红色之旅”。请你依据图四依次指出中央红军当年长征经过的最主要的几个地方。(注:不少于四个)
(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不仅在军事斗争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举世钦佩的长征精神。什么是长征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弘扬新长征精神?
2021-01-2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