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5 道试题
1 . 17世纪后,欧洲“文明国家”逐步建立了一套国际法体系,并将这套国际法作为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民族”的标准。19世纪这套欧洲法系又迅速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欧洲法系扩展到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B.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C.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D.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霸权之路

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与调整后,美国通过签署法案或协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从贸易实力的积累到贸易权力的生成、再到贸易霸权的转变。

阶段法案措施简介
第一阶段1913年《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案》大幅下调关税当时欧洲各国对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围内,又未与自己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施行高贸易壁垒的政策。美国在1913年仍只满足于对西半球的统治权,常因此原因遭受贸易歧视,主动给予他国贸易优惠,借以换取他国对自己的平等待遇。
第二阶段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调高关税税率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中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生作用的基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下调进口关税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为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第三阶段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由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
2024-03-16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3 . 1954年1月,《重庆日报》刊文:(当地某工厂)宣传访问队高举的横幅上写着“向增产节约粮食支援工业建设的农民兄弟致敬”……为农民演出《把余粮卖给国家》和《访问苏联集体农庄记》……晚上同农民兄弟摆摆龙门阵(聊天)。该刊文旨在(     
A.宣传推广苏联经济建设经验B.推进农村经济恢复工作
C.营造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环境D.加快构建工农联盟基础
4 . 民国初年,江浙地区的针织工厂在设厂织造的同时,还把一部分手摇织机出租给近郊农家,并发放纱线等原料,让他们在家生产,工厂付给加工费,论件计资。代织的劳动者旺季受雇,淡季被裁,流动性强,被称为“放机制”。这反映出(     
A.时代变迁孕育新生产方式B.工厂制度已开始向农村扩展
C.生产经营适应市场的需求D.民族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2024-02-02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综合测评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95年4月底,《申报》刊文“谋富谋强议战议守,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中日)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该文旨在(     
A.强调师夷长技的必要B.反思洋务运动的举措
C.宣扬反清革命的思想D.拥护维新变法的诏令
6 . 1956年4月,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指出:“中国机械制造业广大职工的任务,是逐步把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的、强大的机械工业。”这反映了当时国家(     
A.对工业化建设事业的重视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
C.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心D.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80年12月建成的中山温泉宾馆,是广东省首家引进外资兴办的现代化宾馆。宾馆率先引入港澳酒店的管理模式,采用灵活工资机制,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在当时引起全国极大反响,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材料反映出当时(     
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对外开放层次日益深化
C.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D.原有经济体制逐渐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新航路开辟后,来自美洲的金银通过西班牙进入欧洲西北部,使这些地方最终成为欧洲最发达的经济中心,包括低地国家、法国西北部和英国东南部。“低地”曾经是意大利和汉萨同盟的商业交会之地,法国西北部和英国东南部有诺曼底、伦敦重要商业城市。这意在指出新航路开辟后(       
A.贸易中心的转移有其历史渊源B.荷兰已经成为“海上马车夫”
C.欧洲北部的经济优势更加凸显D.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9 .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B.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D.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近代,不少新式杂志以“界”作为名称的后缀,如:民国初年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华教育界》《中华实业界》《中华学生界》《中华妇女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小说界》等。它体现出这类报刊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推动妇女儿童地位的提高B.争取底层社会民众政治权益
C.传达特定社会阶层的诉求D.深入知识阶层进行思想启蒙
2023-11-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二次联测)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