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6次组卷 | 66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时期的诸项尊儒措施并非“皆自仲舒发之”:国立太学早已有之,州郡立学校推广文翁治蜀经验;儒经立博士官始自文景;重用“文学”之士始自严助、司马相如等,且多非“醇儒”;儒者为卿相自公孙弘始,其学“兼儒墨,合名法”。这说明
A.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B.董仲舒对儒学的贡献有限
C.尊儒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儒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1-06-15更新 | 1051次组卷 | 1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并提出“为立国而造人”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国语”,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据此可知(     
A.儒家思想长期处于正统地位B.文学改良运动推动社会变革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D.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占主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19次组卷 | 53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师大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24次组卷 | 60卷引用:内蒙古北重五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墨子基于“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可见,墨子的这一主张(     )
A.融合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精髓B.蕴含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
C.突破了宗法制下的人才制度D.反映了士人阶层的利益要求
2022-06-04更新 | 412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电视剧《狂飙》中的主角高启强凭借《孙子兵法》叱咤京海市,被称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产生的背景是(       
①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②君主专制集权形成
③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④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 . 有学者在分析启蒙思想时做出了一个比喻:“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下列言论中与“设有栏杆”含义最为接近的是(     
A.“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B.“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C.“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
D.“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2022·江西·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老子反对以德治国,也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但老子的治国方案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这说明老子
A.思想主张与治国方案背道而驰B.有辩证法和方法论的哲学思维
C.在治理国家上融合了法家思想D.反对儒家积极入世的政治主张
2022-04-09更新 | 373次组卷 | 7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元初大儒许衡指出:“大而君臣父子,小而盐米细事,总谓之文;以其合宜之义,又谓之义;以其可以日用常行,又谓之道。”《元史·许衡传》载:“听其言,虽(即使是)武人俗士、异端之徒,无不感悟者。”由此推知,许衡的学术活动(     
A.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B.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
C.批判了儒家的义利观D.消除了社会等级差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