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1 . 伏尔泰指出:“我们是决不应当去作假设的;不应当说:我们从制造一些原理开始吧,用这些原理就可以力求解释一切。而应当说:我们来对事物作出精确的分析吧,然后我们可以带着很大的疑虑去看看它们是否与某些原理有关”。据此可知,伏尔泰(     
A.宣扬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B.主张自由生产和自由竞争
C.强调了思维中的理性精神D.重视天赋人权以维护公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认为某思想家的学说是“自然法”思想,这位思想家提出,除了让人民吃饱肚子以外,不要再搞什么绫罗珠宝之财;除搞好农业生产之外,不要使人们再有什么知识和欲望;不要人为地搞什么德、仁、义、礼之类的名堂,认为那是“乱之首”,又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也”。这位思想家应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孟子
3 . 新文化运动初期,读书人普遍主张不议政不为官,而到1922一1923年,提出好人政治和好人政府观念,胡适等知识精英两次都是倡导和参与者,逐渐形成关注群体胜于关注个人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共和制度促成社会稳定B.士人关注社会改造
C.自上而下变革备受推崇D.工农运动蓬勃兴起
4 . 有学者描绘某个时代,“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繁荣,也不仅是古典学识的再现,更表现在意大利人在地中海明媚阳光照耀下对新生活的憧憬:新兴中产阶级的出现促使人们享受现世;大学、知识和哲学的发展启迪了人的心智;广泛地认识世界开阔了人的心灵”。这个时代(     
A.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自由主义正在兴起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D.理性主义日益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柏拉图在讨论政治问题的时候,认为敌对民族波斯的政治制度有可取之处。他在《法律篇》中提出的理想政体设想,就是一种把波斯君主制和雅典民主制混合起来的政体形式。柏拉图的这一态度(     
A.有利于不同文化间的融合B.说明了希腊文化的多元性
C.基于奴隶制工商业的发达D.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开放性
6 . 马丁·路德认为上帝之道的两种形式(福音和律法)不可偏废,在肯定上帝福音的基础上,律法(以国王名义颁布的成文法)作为上帝的意志来约束人的罪行是必要的。由此可知,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     
A.重申了人人平等的原则B.颠覆了天主教神学教条
C.为启蒙思想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7 . 董仲舒认为,“天人感应”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突出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之间的关系上。具体来说,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状况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反过来,天也会通过灾异或祥瑞来体现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这表明汉代(       
A.统治者自省和谨慎的态度B.政治受到鬼神论影响
C.儒学重现实轻人伦的特点D.儒学日益走向神学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先秦时期,儒家崇尚“伦理”,认为“伦理”蕴含了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普遍秩序。儒家伦理思想以血缘家族为表现,故又可称之为血缘家族伦理,主要体现为以亲属、辈分为表征的等级关系和人伦常道。由此可知,先秦儒家思想(     
A.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着眼于规范社会关系
C.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D.致力于协调民众利益
9 . 五四运动前,社会主义理论传入中国。而1920年至1922年间,国内翻译出版的4本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中,有3本是直接由西文翻译的,1本是以日文本为主、参照英文本翻译的。从1919年到1923年年底,国内报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300余篇文章中,有40余篇译自俄文。这说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传播途径得到拓展B.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得到了丰富
C.走苏俄式革命道路被普遍接受D.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2023-02-18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弘文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大单元考试(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说“宋代是一个哲学的时代,也是一个伦理的时代。由于注重立身行事,出处大节,宋人总是用道德理性随时规范着自己的举动……特别注意道德理性对诗歌内容的严格制约。”这主要源于当时(     
A.社会风尚的变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盛行D.理学思想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