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这说明中医
A.具有其内在逻辑体系
B.立足唯物主义观念
C.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
D.重视经验体系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海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B.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C.传统文化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D.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4 . 马丁·路德把基督教经典翻译成德文,使得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可以用同一种语言交流。对德国来说,马丁·路德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B.马丁·路德的译书推动德意志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萌发
D.宗教改革使德意志实现了民族国家独立
2020-09-22更新 | 997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0届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清代李绂认为“圣人之学在于躬行心得……学必躬行而后心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李绂继承并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说”
B.两人都无限夸大主观精神的作用
C.两者都是理学走向僵化的表现
D.反映了思想文化的“逃世”倾向
2020-01-0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党史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口号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打倒军阀,打倒列强”、“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工农武装割据”、“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争取民主”。
20世纪40年代“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为人民服务”、“和平”、“民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0世纪50年代一70年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年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梦。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主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7 . 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天文历算气象学物理学和力学地理学生物学数学
50种1种5种11种2种12种
语言文字学医药学哲学和逻辑学生理学炮战技术化学
5种1种6种3种2种若干种

A.大量的西方科技文化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清政府大力提倡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2019-07-09更新 | 372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中国“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是儿童”。这个科学的儿童在人生之初,也有基本的科技经验与积累,但它们的实用性、整体性和直观经验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停留于初级阶段,永远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突破。比如:中国的罗盘,西方人用来探险,中国人则更多的用来测风水选坟莹;中国的火药,西方人用来制造火器,中国人则更多的用来放鞭地、点烟花;对于数学,西方人为数学而数学、中国人则更多的用来丈量土地、测算收成;对于天文学,西方人是为了发现上帝造人的方法,而中国人是为了种地和占卜。究其原因,应该是埋藏在中国社会中的种种因子。

——摘编自端木赐香《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选举之不慎而守令(太守、县令)残民,……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郡县制
A.导致秦短命而亡
B.有利于君主专制
C.不利于巩固政权
D.更有利于百姓
2017-10-28更新 | 225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届高三二诊历史试卷
10 . 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经济地理俄语高等数学基础体育
周课时61121222
学期总课时1322222442644444

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2018-07-02更新 | 395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学科基地命制)2019届高三模拟(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