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总结概括是复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历史知识表格,下列的选项与表格要求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
国民大革命
十年对峙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A.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北伐战争                 ③淞沪会战                  ④重庆谈判
B.①国民会议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④三大战役
C.①黄埔军校创办          ②国民会议运动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开国大典
D.①国共合作                 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③《论持久战》            ④七届二中全会
2 . 近代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救国之路。

材料一

背景事件历史事件(现象)思想主张(口号、纲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民族、民权、民生
袁世凯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1)为表格中所列出的历史事件(现象)确定一个主题,结合表格围绕主题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二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红色歌谣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道路中,先后经历了从“走日本人的路”,到“走美国人的路”,再到“走俄国人的路”,最后到“走自己的路”的艰难历程。


(2)这段红色歌谣反映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走自己的路”。
2022-03-07更新 | 68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某同学进行“明代医学进步”的主题研学,梳理如下表格,其中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明代以前明代
病症认为天花是无法预防的病症发明人痘接种法,成功率达97%
病理东汉以来认为伤寒是皮毛侵入人体引起的认识到传染病是由戾气引起,戾气由口鼻侵入体内,侵犯部位不同,引起疾病不同
著作药物学著作说法不一,错漏较多李时珍著收药1892种,以多级分类法区分,检索更容易,更注重药物考订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唐本草》D.《本草纲目》
填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农书作者特点
《氾胜之书》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2019-12-2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思想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1)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受到了古代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启迪:“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蕴含对人和社会的关注,请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一 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命令,吃了禁果,造成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世人“犯罪”以后,就失掉了上帝的爱,谁要想重新获得爱,除了必须绝对信仰上帝耶稣基督外,还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补赎罪过……
——圣经注释摘要
材料二 我是一个人,当爱情鼓励我的时候,我依照它从我内心发出的命令写下来。
——一位意大利诗人
材料三 我们每个人都以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请回答:
(2)对于爱情,材料一和二的看法有何不同?本质区别是什么?
(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思想内容。材料三与材料二,两者有何联系?二者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011-08-29更新 | 5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北京市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某一位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进行的分类整理,其中 处应填
类别中国古代人物
第一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
第二类孔子董仲舒 王守仁
第三类李悝商鞅孝文帝王安石

A.陈胜B.张骞C.朱熹D.郑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学校系统,它表明
A.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C.法家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D.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
8 . 陈望道是中国第一位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译者。下表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相关信息
        来源
信息
陈望道回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
中共中央编译局
中央档案馆
出版时间1920年4月1920年8月1920年9月1924年6月
相关情况在上海出版未发现实物封底有“出版”字样印有“再版”字样印有“第三版”字样

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能够确定中译本最早出版于1920年4月
B.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在中国传播
C.中共一大召开推动了原典翻译热潮的出现
D.该中译本在当时中国的出版物中最受欢迎
9 .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
10 . 某同学在学习完某单元知识后,制作了学习大纲(见下表)。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C.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D.中国共产党理论探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