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韩愈在《论佛骨表》中指出,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故不宜敬奉”。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B.儒家地位受到佛教的冲击
C.儒家伦理不被社会所重视
D.佛儒两教思想出现了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孟德斯鸠说:“假如三角形也有神,那么它的神一定有三条边。”康德说:“人非工具。”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运用理性的标准来理解世界B.言论自由无须以法律为前提
C.借助科学理性反对封建专制D.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456年,德国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机,推动《圣经》的大规模印刷,此外《九十五条论纲》也得以大量印刷,迅速传遍德国甚至欧洲,让民众能直接接触到这类文本媒介。印刷术的进步
A.利于民众冲破教会思想控制B.使德国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
C.推动德国世俗化的迅速实现D.直接开启了理性王国的时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启蒙与救亡是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借助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制度作为富强救国的一种工具。五四后期,启蒙运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救亡的主体由原来的知识阶层转向革命知识分子领导下的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广大民众参与革命并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成为个人自由、解放和幸福的政治条件。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68年,日本明治新政权建立,但国内封建关系没受到根本性冲击,政治局面还不稳定,殖民地化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明治新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口号,为适应这一要求,日本近代思想启蒙开展起来了。明治14年是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一年,也是启蒙思想家发生思想彻底转变的一年。福泽谕吉开始鼓吹“内安外竟”,颂扬和鼓吹对外侵略,进而抛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论”,鼓吹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走向了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编自崔世广《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日本启蒙思想兴起背景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与日本启蒙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续文献通考》记载宋代江苏书院,“至理宗时尤夥。其得讫于朝,或赐田,或赐额,或赐御书,间有设官者。应天有明道书院,苏州有鹤山书院,丹阳有丹阳书院……丹徒有淮海书院,唯不及徐、淮地区。”这反映了当时江苏
A.书院的制度化趋势在不断加强B.传统儒学在宋代受到质疑
C.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日趋一致D.文化发展相对比较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1840年到1861年,中国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中西纪事》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
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
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C.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
D.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局势
2019-08-20更新 | 564次组卷 | 24卷引用:【市级联考】广西钦州市2019届高三4月综合能力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神圣的基督教信仰亟待改变B.外用宗教形式内显人文精神
C.文艺的核心仍然是神圣主义D.世俗清醒的世界观还未出现
2019-01-12更新 | 1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西方文明史》写道:“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2018-11-13更新 | 499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7届高三5月全程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王夫之说“理欲皆自然”“理”与“欲”都存在于人的自然状态之中。即“理”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属性,而“欲”则为人的主观欲求。由此可知,他
A.要求明确工商业合法地位
B.反对宋明理学“禁欲”思想
C.具有自由民主的意识导向
D.全面阐述了主客观辩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健将钱玄同如此批判儒学:“孔经里所讲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刑政,是和共和国绝对不能共存的东西。”这反映出
A.共和政体不断发展完善
B.封建礼教受到强烈批判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儒家思想神圣地位终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