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论语·季氏》篇记载,有一次,孔子站在庭院中。他的儿子孔鲤从他面前经过,孔子问:“学过《诗》了吗?”孔鲤答:“还没有。”孔子说:“不学《诗》,就没法说话”孔鲤听了,就回去学《诗》。

——杨伯峻《论语译注》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孔子的收徒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教育思想?
(2)联系材料二,结合所学,从《诗经》文学特色的角度,说明孔子注重“诗教”的原因,指出《诗经》的深广影响。
2020-06-09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6月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选考)
2020·浙江·一模
2 . 缅怀伟人,传承精神,指引前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思想,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土地制度和学说,比如“三代之井田、王莽之王田(土地国有制)与禁奴,王安石之青苗,共秀全之公仓(圣库制度)”。二是美国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理论。亨利乔治认为土地私有是社会贫富不均的主要根源,主张土地国有,征收地价税归公共所有,废除一切其他税收,使社会财富趋于平均。

——摘编自冯自由《革命逸史》、夏良才《亨利乔治的单税论在中国》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就任当日,就宣布中华民国今后实行“五族共和"。他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国……”在此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重申中华民族“主权在民,各民族一律平等”。

——《孙中山全集》第2卷


(1)阅读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为民主共和斗争的主要活动。(不得抄材料原文)
(2)阅读材料二,归纳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三民主义的时代意义。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关千“五族共和”思想的来源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②孙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欧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认识并加以阐述。
2020-04-2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0年3月高考选考联考历史试题(C)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