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康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培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盖以孔子之道治国家,非立君不足以言治",当时出现这一论述的主要原因是
A.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D.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整理自《中国经济史新论》中的相关统计。据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新时期的中国
2007年对比的参照年份增长倍数(倍)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1978年相比22.02
在校研究生数与1978年相比109.29
专利申请数与1986年相比49.75
专利批准数与1986年相比130.71
A.科教事业发展迅速B.专利审批标准放宽
C.科研经费投入增加D.科技成果转化加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青年》发行初期设有专门发行人员或委派专人承担具体发行事务。杂志不但定价低廉(每册零售价2角),而且实行订购半年(6册)1元、全年(12册)2元的折扣。为回应读者的再版要求,还推出了前5卷的合订本,采取“五卷合卖”的捆绑销售策略。由此推知,新文化运动
A.使革命思潮受到民众欢迎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注重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D.得到了爱国资本家的赞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经过宗教改革,除英国外,新教在荷兰、瑞典、挪威和丹麦成为国家宗教和统一国家、建立强大中央政府的思想工具。由此可见,宗教改革
A.推进了欧洲宗教一体化发展B.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奠定了英国革命的思想基础D.促进了文艺复兴在欧洲扩展
2022-04-13更新 | 478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墨子·非命》:“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孔子·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些言论体现了中华文化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主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D.自强不息,崇尚积极进取
2022-04-1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苛政猛于虎”语出《礼记·檀弓下》,意思就是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礼记》中这一故事的引入,主要是说明了孔子(     
A.“以德服人”的理念B.“有教无类”的思想
C.“克己复礼”的要求D.“为政以德”的主张
2023-01-03更新 | 304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7 . 草书始于汉初,在唐代达到极盛。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而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由此可见,草书
A.融合了其他字体优点B.与官方思想背道而驰
C.易于抒发出情感意境D.笔画分明、结构方整
8 . 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汉武帝刘彻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变化(       
A.推动了儒家与道家的相互融合B.意在削弱地方权力维护国家统一
C.是社会发展与政治统治的需要D.是为了提升先秦儒学的政治地位
9 . 16世纪初,米开朗琪罗两次为教皇设计陵墓。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个雕像上面。下图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之一—《被缚的奴隶》。这反映了
A.宗教压迫激发个性解放诉求B.宗教改革导致精神生活困扰
C.教会资助推动人文主义发展D.奴隶贸易所带来的心理冲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谭嗣同认为,开创于孔子的儒学,使后来无论何种新学,何种新理,具不能出其范围,而当今的西学亦“无一不萌芽于是,以此见吾圣教之精微博大,为古今中外所不能越”。谭嗣同的这一思想,意在
A.揭示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B.剖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C.为西学传播提供历史依据D.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