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1 . 《老子》、六经、《论语》等早期文献,透露出雍容、华贵、高雅、宁静的气质。战国中期以后的《战国策》《韩非子》等书,显示了对于意志力、执行力、决断力的赞美和追求。这种变化反映
A.百家争鸣趋向吸收融合B.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
C.礼乐制度淡出历史舞台D.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
2021-06-01更新 | 25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B.程颐C.王守仁D.黄宗羲
2021-04-23更新 | 152次组卷 | 4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在论述某一流派时指出,它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对人生理想甚至幻想的表现,力图用文学给人类展现出一幅理想的生活景象。用德国作家席勒的话说,“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作品与该学者论述的文学流派一致的是
A.《高老头》B.《苹果车》C.《在人间》D.《西风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刀、布”,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这一构想
A.遏制了独裁政治形成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C.最早在法国付诸实践D.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5 . 马丁·路德认为:破旧立新非朝夕之事,更不能“因为日月星辰被人崇拜,我们就要把它们从天上摘下来”。这反映出马丁·路德主张
A.因信称义B.温和的改革C.教随国定D.推翻教皇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曾说:“真正为正义而奋斗的人,要想苟全性命于须臾,除非在野不可。”可见,苏格拉底认为
A.人要积极参与政治B.知识就是美德
C.直接民主存在缺陷D.人是万物的尺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是不同时期中国领导人的论断。这说明我国
A.优先发展国防建设的战略B.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协调
C.坚持改革与自主创新方针D.树立了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1977年8月的科教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指出,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前几年教师不敢教,责任不在他们;现在要敢于教,还要善于教。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邓小平这一指示
A.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B.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适应了改革开放时代的需要D.直接促成了高考制度的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80年8月,在答外国记者问时,邓小平说:“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本身并没有阶级性。”邓小平这一论述
A.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B.进一步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C.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D.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0 . 1919~1923年,马克思主义与以胡适为代表的实验主义,以张东荪、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改良主义和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三次论战。这些论战
A.表明马克思主义已占据舆论主导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促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