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19更新 | 85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2021-10-20更新 | 636次组卷 | 56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在这里朱熹实际上强调国家公职人员要
A.不畏权贵,忠君爱国B.自我克制,廉洁奉公
C.格物致知,自我修行D.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1-07-27更新 | 307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2021-03-10更新 | 938次组卷 | 5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观察下表,①到②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项目婚礼方式内容
①中世纪《婚姻法》用宗教仪式,需教会主持没有证人,无需家长或封建主同意,甚至不公开举行婚礼即可形成婚姻。
②新教的《婚姻法》可用世俗仪式需要家长同意并到政府去登记,必须举行公开的家长参加的婚礼,并且一定要有证婚人。
A.人文主义发展使宗教仪式简化B.婚姻习俗逐渐摆脱宗教影响
C.社会进步使结婚程序更加规范D.世俗权力日益高于教会权力
2021-01-22更新 | 252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为中华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②春秋时期商鞅变法,其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后人
③秦始皇将隶书作为全国规范文字,维护了国家统一 
④司马迁秉笔直书,其作品《史记》成为史书的典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末以来社会上的一些流行词汇:

时间流行词汇
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兴民权、托古改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9151920民主、科学、“打倒孔家店”、白话文、“以俄为师”
19211949三大政策、“星星之火”、持久战、新民主主义革命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阶段流行词汇,围绕“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主流思想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8 . 新文化运动时期,主张“全盘西化”的陈独秀认为,“改新的主张十分,社会惰性当初只能够承认三分,最后自然的结果是五分”,如果“自始就主张五分,最后自然的结果只有二分五”。据此可知,陈独秀的“全盘西化”意在
A.彻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最大限度地革新中国文化
C.极力推进民主与科学普及D.促进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1-01-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学者在评论一理论指出:“其思想核心是事物随着时间而变化,凡是具有时间、运动和相互作用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进化的可能。使人们开始从动态、变化和相互作用的角度看待自然、看待人类社会、看待世界,一种进化的生命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在社会中得到普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伽利略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
2021-01-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育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恩格斯说,“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中世纪指欧洲的封建社会)这次“变革”指的是
A.古希腊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运动
C.宗教改革运动D.启蒙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