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类技术在总技术中的比较(%)

备注:【大一统】指管理地域辽阔的大一统帝国需要仰仗的发达的通讯技术(交通运输和文化交流、传播工具等)、强大的军事技术、【敬授民时】的历法、土地丈量技术、绘制地图的技术,乃至体现皇权威严的皇宫建筑技术等等,我们把这些与大一统国家密不可分的技术专门抽取一项,统称为【大一统】技术。

——据金观涛《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朝代


西






农业1626154121314271262
【大一统】1312592441121358325343283440
手工业404306347354527474339374546
医药20180884110141621031312
其他1110000190101202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国家统一的关系。(说明:可以就表格内某一项科学技术与国家统一的关系进行论述,也可以提炼新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07-3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8年,毛泽东指出:“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全国工农平民以至民族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之下。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这一论述意在(     
A.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性质B.纠正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论证工农武装割据的必然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苏轼曾写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基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这反映了(       
A.雕版印刷术日渐普及B.科举制度逐渐衰落
C.活字印刷术得到推广D.儒学地位有所下降
6 .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上书光绪帝:“深盼皇上振励于上,内外臣工齐心协力,及早变法求才,自强克敌,天下幸甚。”张之洞也认为:“不变其习不能变法,不变其法不能变器。”这反映出(     
A.李鸿章张之洞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B.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有新发展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变法图强思想成为思想界主流
7 . 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2022-05-30更新 | 1192次组卷 | 1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两汉时期,朝廷大力修建各类祠堂,主要有宗族祠堂、显宦名哲祠堂等,民间亦盛行立祠之风。这些祠堂规模宏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用来祭祀祈福、纪念缅怀和昭德劝来。汉代祠堂的兴盛
A.丰富了儒学思想的内涵B.促进了祖先崇拜观念的普及
C.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影响D.便利了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李贽认为儒家道统说是统治者打击异端、推行文化专制的工具,并不存在什么圣圣相传的序列,甚至发出宋代理学家承续儒家道统却国力衰弱,“反不如彼之失传者哉?”的质疑。他反对独尊儒学,认为百家之学各有所长。李贽的观点
A.动摇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B.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C.力图回归儒学思想的本原D.为中国民主思想滥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词”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已,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只不过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由此可见李贽
A.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B.批判欺世盗名的道学家
C.代表新兴阶级争取权利D.猛烈抨击封建儒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