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7 道试题
1 .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
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至清初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天工开物》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表明学术界力图摆脱唯物史观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学术现状
C.得益于新时期的文化指导方针D.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
3 . 启蒙运动肇始于英国,以法国为中心,影响全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来,英国通过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教会的教产大部分廉价卖给了乡村贵族,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较快生长。另外,英国具有相对独立和宽松的文化氛围,从而催生了一大批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产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牛顿和洛克,他们使得理性精神得以崛起。因此,启蒙运动首先发生于英国,而不是法国和其他欧洲大陆国家。

﹣﹣据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文献资料

内容摘要

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人文主义者们开创了一种趋势的话,那么启蒙思想便是这种趋势的最高峰。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从现代民主政治来看,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是直接促发和指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事件﹣﹣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国的改良与革命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卢梭、孟德斯鸠等英雄形象,成为两派汲取思想的共同来源。

福泽谕吉《劝学篇》

发展了西方的天赋人权说,提倡日本的自由人格,并根据《社会契约论》,强调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使日本文明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1)任何历史活动都是具体历史时空的产物。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2)把同一历史活动放在不同的历史时空进行考察,会产生不同影响。据材料二,选择一个恰当的时空尺度,自拟主题,论述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4 . 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士人从商是很普遍的现象。清代李象鹍《棣怀堂随笔》中说:“吴郡之士半商人。”明代士商还在总结行商经验的基础上编纂了一系列对于经商有实用价值的书籍,其中就有专为士商编写并以“士商”一词命名的,如澹漪子编的《士商要览》和程春宇编的《士商类要》等。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商人们把培养后代入仕作为从商的最终目的,捐输买官成为他们跻身于士群体的主要途径。这类‘绅商’群体,逐渐取代传统的绅士阶层……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终导致了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

——傅志明《儒商的内涵与外延辨析》

材料二 嘉道时期,理学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理学营垒中出现了一个较有生气的湖湘经世派别,它强调理学的经世功用。如贺长龄等敏锐地感觉到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强调以“义理”修身养性的同时,要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对当时学术界影响非常巨大。他委托魏源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集清代中期经世实学之大成。稍后的曾国藩,更以清醒的政治眼光洞察到清王朝的统治危机需要经世实学的扶持,成为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代表人物。

——郑大华、刘平《论清代嘉道时期的湖湘经世派》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出现“士商相混”现象的表现。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出现所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归纳嘉道时期湖湘经世派的特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5 . 朱熹曾说:“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这表明朱熹的思想
A.具有主观唯物主义色彩B.实现了儒学的思辨化
C.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D.包含一定的科学因素
2020-01-18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宋山水画作品《晴峦萧寺图》《雪景寒林图》《早春图》等,章法处理都呈现出宾主分明,众山拱伏主峰的景观十分注重山峰的主客、宾主之位置经营,以及相互朝拱环抱、顾盼有情的画面形象。这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繁荣B.道家思想受到尊崇C.理学观念影响绘画D.艺术呈平民化趋势
2019-11-19更新 | 1038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婚姻关系的变化带有很强的时代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际上几乎所有有钱人家的婚姻就好像生意买卖一样结婚的第一步就是双方男性亲属对财产安排达成一致的协议,但也有因为宗教或因而结婚的,夫妻相亲相爱,理应就会携手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在当时,离婚是非法的,但女子可能遭到抛弃大多数的家庭夫妇白头到老。在工匠的家庭中,妻子是家庭和家庭作坊不可或缺的劳动力。

摘编自玛格丽特·L·金著《欧洲文艺复兴(插图本)》

材料二   在欧洲的婚姻史上,宗教改革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在此之前,欧洲人择偶和结婚的自由度很大,甚至到了几乎可以任意的地步,男女双方只要表达了结婚的意愿就能结成了一桩合法有效的婚姻,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时期,无论是新教,还是天主教会都致力于重新制订缔结婚约的规则,给有效婚姻的缔结附加了一些条件,其中有一条规女的婚姻需得到父母的同意,这几乎是当时欧洲社会各界普通提出的二个要求后,欧洲人的结婚就变得不如从前那么随意了。

摘编自俞金尧《亲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婚姻自由问题》

材料三   婚姻要有道德和原则约束,如果为了两个人的婚姻而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甚至毁坏国家的规章制度,那么这样的婚姻最终的意义又何在?婚姻需要理性,从《社会契约论》可看出,婚姻最终构成家庭,而家庭则是社会不可分制的部分,因此,守婚姻中的道德法律,就是在融入社会。

摘编自曾梦清《从卢梭(爱弥儿)看启蒙运动时期的婚姻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婚姻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时期欧洲人婚姻观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时期婚姻关系的关注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婚姻关系的变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角是西周末年周王室掌管“郊庙之礼”的史官,他被留在鲁国以后,经过数代相传,“郊庙之礼”并未失传,但他的后代已不是周王室的史官了,“郊庙之礼”便流传于民间。这反映出
A.周礼在春秋时期走向崩溃B.春秋时期的学术氛围宽松
C.鲁国对周礼的保存较完整D.文化逐渐下移的发展趋势
9 .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创办新民学会,把“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宗旨。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位伟人青少年时代的思想都
A.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B.反映“西学东渐”的趋势
C.准确认清了中国国情D.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020-01-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八年(625年)下诏规定“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先老,次孔,末后释宗。”(《集古今佛道论衡》),材料反映出
A.儒学依然是社会主流思想
B.道教育取代儒教的趋势
C.社会上出现三教合归儒
D.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