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从战国时代开始,汉字出现了分场合使用的不同书体。一种是祭祀用书体,笔画比较繁琐;另一种是文书行政用的书体,笔画比较简略。据此可知,秦朝所统一的文字是
A.作为中央集权管理手段的文书行政书体
B.作为大一统国家象征符号的祭祀用书体
C.反映皇帝好大喜功而用笔画繁琐的篆书
D.基于方便推广考虑选择笔画简略的隶书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按西方标准,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而现代学者却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古代制约皇权的主要因素是
A.以民本主义为执政的指导思想B.中国古代王朝监察体制
C.遵照儒家标准的官僚制度系统D.地方势力制约中央集权
2019-01-13更新 | 4346次组卷 | 6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4 . 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按照他的看法,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
A.否定真正权威B.注重回归古典
C.顺应世俗要求D.精于哲学思辨
2018-12-25更新 | 2607次组卷 | 18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高平一中、阳城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朱熹“无极而太极”的观点吸收了道家以“无”为本和“无中生有”的思想。他把太极解释为总天地万物之理,又只是一个实理,这就将儒学传统中的纲常伦理,以“理”这一最高范畴的普通形式上升为宇宙本体,从而取代了董仲舒儒学中“天”的地位。由此可知,朱的学说
A.弥补了儒学思想缺乏思辨的弱点
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C.完全否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D.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任务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古希腊有位哲人设想: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被锁链束缚,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火光把影子投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他用囚徒和洞穴之喻来代表人类的现状,旨在强调
A.关注人的世界
B.理性高于感觉
C.认识源于感觉
D.美德即是知识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桓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8-06-09更新 | 6304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III卷)
8 . 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祟洋虚无
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A.宗族伦理观念
B.“天人感应”学说
C.中央集权理论
D.“大一统”思想
2017-10-11更新 | 2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学问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学问”一分为二。这表明
A.儒学强调先天的善性和后天的努力合二为一B.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
C.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D.阳明心学继承了朱学的衣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