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8 道试题
1 . 五代时期官僚冯道历仕四朝,事奉过十个皇帝,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的声望。到北宋时期,仁宗皇帝评价“道相四朝,而偷生苟禄,无可旌之节”,这种评价的变化反映了宋代
A.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强化B.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官僚政治体制不断完善D.皇权专制观念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武威出土竹简记载,汉宣帝时期颁布法令“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A.“以孝治天下”的理念B.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体系
C.人口增长使老龄化严重D.强调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2022-03-20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6世纪加尔文教派宣称:如果我们的统治者是暴君或压迫者,那“他们就不是上帝命定的”,因此“我们在拒绝服从并反抗这样的统治者时,并不是在反抗上帝的意志”。这一主张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受到卢梭“人民主权”理论的影响
C.巩固了世俗王权的统治D.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4 . 中国古代文字经历“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影响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的统一强制规定B.书法家的大力提倡
C.书写材料和工具变化D.民众文化水平提升
2022-03-20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接收了之前存在的各类国、私立中小学和大学,转为公办学校,统一教材、教案并建立考试制度。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B.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C.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D.巩固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2021-11-09更新 | 107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021-11-09更新 | 1299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之言,虽不能无病,然自孟子以来,能知此者,独愈而已。……前人之语,又非凭空信口率然而言之,是必有所见矣。”

——《二程语录》

材料二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北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材料三 “退之《原道》诸篇,则于道之大原,若有非荀、扬、仲淹之所及者,然考其平生意向之所在,终不免于浮华放浪之习,时俗富贵利达之求。

——【南宋】朱熹《王氏续经说》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韩愈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评价所反映的宋人的价值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宋元时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成就。其中,郭守敬的科学贡献是
A.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设计和监制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
C.用人工磁化方法造出指南针D.对南北方的农业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2021-10-27更新 | 1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2020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     
A.“民主共和”B.“革命统一战线”
C.“新三民主义”D.“工农武装割据”
2022-11-03更新 | 670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