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3 道试题
1 .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旨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B.极大地受到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摆脱了传统“家国同构”观念束缚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2022-01-05更新 | 775次组卷 | 49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61年,洋务派创办“京师同文馆”,招收学童学习外文,翻译外国自然科学和技术书籍。同时,选派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深造。这些举措旨在
A.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思想B.培养洋务运动所需实用人才
C.推动中国文化的近代化D.学习西方改革中国教育体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种理论,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一种思想,唯有引领时代,方显磅礴伟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时代是思想之母”,即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时代为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历史空间。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孕育它的时代,任何伟大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时代发展提出了很有价值的理论.思考。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71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思想文化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4 . 中国古代的某位思想家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害民者天夺之”,这一言论
A.带有近代民主色彩B.反映天人感应理论
C.意在维护专制皇权D.强调封建伦理纲常
5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B.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C.趋向“三教合一”D.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2021-10-14更新 | 55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天全中学高二上期第5周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会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两个政治纲领
A.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B.后者继承并发展前者
C.代表中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D.都主张消灭私有财产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汉高祖时期的诏书多涵盖封王、罢兵、求贤、大赦、定赋等内容;文、景二帝则增加了劝农、养老、和亲、除刑等内容;武帝时又出现了劝学、改元、击匈奴等内容;宣帝后,地震、日蚀等内容多次写入诏书。这表明西汉(     
A.社会经济得以不断发展B.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C.国家政权维持长期稳定D.皇权呈现集中趋势
8 . 十四世纪欧洲黑死病流行期间,由于教会的无能使得人们对其产生了怀疑,天主教会失去了其在精神文化上的领导地位,为更加现实的思考留出了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成长出了理性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甚至科学的萌芽。由此可见,黑死病的冲击
A.使得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B.在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作了准备
C.挑战了天主教会的创世说D.直接导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卢梭认为
A.社会契约是自由的保障B.人民拥有国家的全部主权
C.社会契约是人民的自由协议D.国家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民主革命时期,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有些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甚至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基于此,毛泽东写了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2021-03-13更新 | 486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