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5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项目
时间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
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
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
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
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2914约10001~20
18世纪中叶4727约400020~100
A.启蒙思想推动政治变革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所示为东晋南朝时有关书法的部分论述。由此可知,当时书法的发展趋势为(     
论述出处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曹魏书法家)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东晋】王羲之《书论》
王僧虔(南朝初年书法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南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A.由注重实用到追求艺术性B.由强调统一到走向多元化
C.由全国普及到家族化传承D.由推崇法家到受儒学浸染
2022-11-2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小明学习“百家争鸣”时制作的思维导图,图中的①~④分别对应不同的学派,两个序号之间是学派间争论的问题。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学派是(     
A.儒、墨、道、法B.儒、道、法、墨
C.道、墨、儒、法D.墨、道、儒、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学继承了商周时期的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希望统治者实行仁德之治,善待、关爱民众。同时,他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说。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理论,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和谐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又一个核心理念。孔子提出“身”“家”“国”相统一的和谐关系,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通过修身、齐家、治国的顺序,达到“天下平”的目的。孟子主张“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强调了和谐理念中的善治和秩序良好。荀子积极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其政治和谐思想的核心是“隆礼重法”,他把“和齐百姓”、人民安居乐业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基础。

——摘编自李森《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中的和谐发展思想》

材料二   刘邦统一天下后,国家残破、经济凋零,内有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控制着大片土地和大量人口,外有北方强敌匈奴伺机骚扰。这种局面决定了刘邦在建国之初,既不能用法家思想治国,又不能用儒家思想安邦,只能选择黄老之术。汉武帝即位之日,正是西汉国力雄厚之时,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个性,加上国力允许的客观条件,决定了他对内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政体,对外勤用兵,征讨匈奴以除边患,同时开疆拓土。为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国家必须从多方面转轨变型,而这就需要一个权威的思想作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其政治任务服务。黄老之术“出世”的性质和“无为”的取向,与其政治抱负处处相左,于是他必然要以新的思想取而代之。

——摘编自樊海永《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儒学的核心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汉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使原料多样化,还能化旧利废,取材方便,提高了植物纤维的质量,便于普遍推广,成为书写的不可或缺的材料。”这种工艺(     
A.证明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C.为“学在民间”创造了条件D.推动两汉科技领先于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让普通人明白人伦道德秩序是人所固有的精神,不做违反伦理道德、大逆不道的事情成为宋明思想家的重任。最契合上述目标的思想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德意志地区掀起了一场浪漫主义运动,它要求打破理性崇拜,认为理性并不能解决人类社会的问题,因而强调人的本能、情感和想象,同时反对法国革命以及法国革命所代表的理念。由此推之,浪漫主义运动对德意志地区的影响是(       
A.助力了民族主义的传播B.动摇了封建贵族的统治
C.转变了科技立国的观念D.促成了德意志政治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     
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
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2022-11-12更新 | 819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他认为孔子学说也有优点,不是“无可取”的。据此可知,陈独秀(     
A.学术态度比较偏激B.注重捍卫传统文化
C.辩证看待儒家学说D.号召民众追求人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柏拉图认为,雅典所有政治家都是演说家,但他们并不是“善良的和真正的艺术家”,因为他们没有“使正义在公民的灵魂中扎根,消除灵魂中的不义”,只会讨好人民。由此可知柏拉图(     
A.批判直接民主的弊端B.反对理性在政治中的应用
C.强调艺术要服务政治D.将道德放在政治活动首位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