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黄宗羲指出,太学的祭酒,应择当世大儒充当,其地位应与宰相相等,每年的初一,天子与宰相、六卿、谏议等都得前往太学,“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这表明他主张(     
A.学校议政限制君权B.提高儒家学者地位
C.君主进入太学学习D.恢复宰相辅助君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北大教授王东考证,新文化运动的各种代表人物,从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到最激进的钱玄同,都没有提出过要“打倒孔家店”。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至于说“打倒孔家店”那是陈伯达(文革时任中央文革小组组长)等人的加工改造。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缺乏彻底批判封建思想的勇气B.是儒家思想在新条件下的活跃
C.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列强的侵略D.并非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孙中山曾说过:“今举我国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蛮力,雄视世界……余短才浅智,不足以担任大事;而当此千钧一发之秋,不得不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而以应势之要求。”这表明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的原因是(     
A.革命形势推动B.民族危机严重C.世界潮流影响D.阶级矛盾尖锐
4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蛮戎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徒,未知王化者言……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城内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魏源区分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来自欧美的洋“夷”旨在(     
A.排除人们“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B.引导人们认识中西方的巨大差距
C.劝诫人们要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D.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
2022-11-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汉字“鱼”的演变历程,这反映了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A.从象形到会意B.从草书到正书C.由繁杂到简单D.由高雅到通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戴琼瑜在《新文化运动的得与失》中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第二大不足是善破不善立,一场暴风骤雨之后……国人旧思想支柱破除了,新的规范却始终未立,造成思想的混乱,一盘散沙……”新文化运动的这种不足(     
A.最终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失败B.抑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客观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给封建复古思想提供了可乘之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董仲舒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表明太学的办学目的是(     
A.培养政治人才B.发展儒学教育C.控制人民思想D.维护国家统一
2022-11-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91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的文章。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着“双重任务——阶级斗争与全面建设”,并指出:“只有正确估量和进行阶级斗争,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反映了(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已悄然发生变化
C.毛泽东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D.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引起了我国的思想混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晋国铸造刑鼎(刑罚工具)遭到一位思想家的尖锐反对,他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推断,这位思想家是(     
A.庄子B.孔子C.荀子D.孟子
10 . 范仲淹给范氏宗族福利基金订立的《义庄规矩》规定:“嫁女支钱三十贯(注:一贯等于一千文铜钱),再嫁二十贯;娶妇支钱二十贯,再娶不支。”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土地兼并严重B.理学影响有限C.宗法制度盛行D.市民阶层壮大
2022-11-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