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区分晋法家与齐法家:晋法家反对儒家的礼治,而齐法家则吸纳了儒家的礼义思想;齐法家于重农之外,也照顾工、商业的生产。晋法家对于农业以外的生产,则加以限制,甚至排斥。管仲称士、农、工、商为“四民”,承认工商业者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知(     
A.齐法家照顾了贵族地主的利益B.齐晋法家思想有本质的分歧
C.齐晋法家思想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D.法家思想顺应了奴隶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
2022-11-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演变,不同的学者各有其看法。有学者提出,激进是中国近代思潮演进的主流;有学者把近代中国思潮演变比作一幅思潮蜂起、波澜壮阅的历史图卷;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与发展,始终是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交织在一起的。有学者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贯到底的系人心弦的巨大思潮,是近代中国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原动力。

——据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18401949


围绕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演变,选择材料中某一看法或者自行提出一个看法,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 .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从上表中,选取 3~5 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人物,论题具体明确,构建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4 .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对色彩的使用非常大胆:他们以黑色代表高贵和尊荣;以红色代表火热的激情和爱情;以黄色代表高雅;以绿色代表希望;以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这表明艺术家们(     
A.着力表达不同的艺术风格B.推动绘画艺术进入黄金时代
C.推崇科学人文的理性社会D.倡导热情与活力的精神风貌
2022-11-14更新 | 359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朱熹晚年编著的《四书集注》,是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注重理论的教育,注重普及,注重民俗的改造,使“士人的思想”成为“世人的常识”。这反映了(     
A.朱熹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理学的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C.朱熹理学强化了等级与秩序D.朱熹重视理学的普及化、世俗化
2022-11-13更新 | 165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苏联的解体使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改革是何等重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遭受的挫折归因于西方和平演变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此后不久,邓小平(     
A.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构想B.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C.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022-11-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易经)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说法。“变通久”的思想代代相传,每当社会环境激变之时,它便结合时代的需要突显出来。近代较早提出“变局”思想的是黄遵宪、丁日昌、郭嵩焘、李鸿章等人,有学者统计,1861——1900 年间,意识到并深深优虑于“变局”的人不少于 37 位,虽则 37 人成不了思想主流,但这毕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思想启蒙力量。主张变局论的士大夫纷纷认识到中国正处于深刻的内外危机和前所未有的时局变化之中,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倡导在改革中寻求出路。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从技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问题层层递进,达到了“吾人最后之觉悟”;从鸦片战争时期少数先驱者个体觉醒,到甲午战败后士大夫阶层“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再发展到五四时期实现“全面觉醒”,从近代初期少数先驱者的被动惊醒,发展到五四时期对民族命运的自觉反省与对唤醒民众使命的自觉承担。时人对“觉悟”的定义包括:启蒙者的主动“自觉”与启蒙者唤起工农的“人人觉悟””、“科学(学术)觉悟”、“政治的觉悟”与“伦理的觉悟”,对外不许列强侵害主权的民族主义觉悟与对内不许军阀把持政权的民主主义觉语、个体意识的觉语与群体意识的觉悟,从一般倡导“国民觉悟"到重点启发“阶级觉悟”,通过创办报刊进行启蒙宣传是五四思想家非常重视的传播渠道、觉悟途径,如《民国日报·觉悟》等报刊在实现“第一次全面觉醒”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俞祖华《中华民族“全面觉醒”的开启—五四启蒙运动中的“觉悟”话语》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清醒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把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就是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田克勤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中后期中国思想界产生变化的社会条件与主要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运动开启中华民族觉醒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说明: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11-1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勾画狼藉”却因表达为国忠贞的悲愤情绪被奉为“天下第二行书”;北宋蔡京和明代严嵩书法精妙却未有留名青史的书法作品,其原因在于(     
A.民众好恶决定对艺术的评判B.颜真卿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道德观念影响艺术评价标准D.唐代书法迎合了民众的审美情趣
2022-11-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从“天下儒学”转变为“家族儒学”;哲学上从独尊儒家价值走向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并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政权分裂社会动荡的影响B.佛教广泛传播的影响
C.三教合一潮流的推动D.士阶层兴起活跃的结果
2022-11-1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如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     
A.和平与发展的论断B.科教兴国战略
C.创办经济特区的设想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阐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