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材料的核心政治主张是
A.“中体西用”B.“君主立宪”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
2021-03-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希腊古典文明和中华古典文明各成体系、互有分殊,中国走向合,以合为主,造就了集体主义,面对疫情,中国民众强调“秩序优先”;西方走向分,以分为主,是故疫情当下,大量西方民众高呼“自由优先”,拒绝佩戴口罩。对“自由优先”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是
A.“认识你自己”B.“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人是万物的尺度”D.“人是自然界最高级的”
2021-03-0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子·膝文公上》载:滕文公问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墨子说:“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这反映出当时
A.重视民生的社会要求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儒家和墨家互相学习D.古代思想学术发展多元化
4 . 早在士崛起之前,春秋执政卿已经以"据礼论道"的形式开始了"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其后,以诸子为代表的士的思想飞跃,就是对执政卿的一种"接着讲",标志着"据礼论道"的卿大夫文化真正转向了"救时之弊"的百家之学。材料反映
A.春秋执政卿开启了百家争鸣
B.春秋执政卿奠定了百家之学的思想基础
C.士的阶层与春秋执政卿存在血缘的关系
D.百家之学本质上是卿大夫文化
2021-03-0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孔孟学说被重新诠释并又一次获得了理论权威神圣地位。从文化史的长时段看,自秦汉以来多元并存的思想意识形态经过反复整合,终于进入创造性转换的新阶段”。该学者意在强调
A.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魏晋至唐三教并行
C.宋明理学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D.明清儒学呼吁民主
2021-03-07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救治病人时要心境平和,对病人要心怀慈悲,无论病人贫穷贵贱,都要一视同仁。这一言论
A.受“道法自然”思想影响B.体现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
C.意在培养医师的职业道德D.是中医临床的“万世宝典”
2021-03-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史上,无论执政者,还是反对党,一度都强调民智未开,并以此论证自家的政治主张。1896年,梁启超作《古议院考》,以民智未开为由,建议缓开议院:“凡国必风气已开,文学已盛,民智已成,乃可设议院。今日而开议院,取乱之道也。故强国以议院为本,议院以学校为本。”1906年,清廷宣布“仿行宪政”,同时声明,“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民智未开,遂成为清廷拖延宪政最堂皇的理由。袁世凯恢复帝制,请时任中华民国政府宪法顾问的美国法学家古德诺助阵,云:“民低下之国,其人民平日未尝与知政事,绝无政治之智慧,则率行共和制,断无善果。”他暗示,基于民智未开,中国该由共和制重返君主制。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变化情况统计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史上哪些人(或政治力量)认为“民智未开”,其各自的真实意图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年以来中国在“开民智”的教育领域作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1-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天人感应”,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材料体现,儒家思想
A.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B.为生民立命的一贯追求
C.逐渐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D.具有浓厚封建迷信色彩
2021-03-06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如来佛问孙悟空:“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孙悟空干脆回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这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解放,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
B.注重知行合一,强调格正君心的思想
C.挑战权威,批判君主专制的理性思想
D.关注市民,突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2021-03-0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下表列举了他的部分科学成就。

成就隙积术会圆术磁学光学声学
简介把求解不连续个体的累积数,化为连续整体数值来求解,已具有了用连续摸型解决离散问题的思想。由弦求弧的方法,为中国球面三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天文计算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对指南针进行深入研究,世界上最早经实验证明了“磁偏角”的存在。利用表面曲率不同与成像之间的关系,提出若将小平面镜磨凸,就可“全纳人面”。世界上最早发现音调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并记录下共鸣现象。提出了“虚能纳声”的空穴效应,以此来解释兵土用皮革箭袋作枕头,可以听到数里外人马声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整部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物”沈括 》等

材料二 秦汉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科技有所发展,某些领域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遗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重蹈覆辙。”

——刘尚希等《明清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

材料三 所谓科学革命一般来说,指的就是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迄今为止,科学史上有据可查的关于物质世界的一般理论总共不过三种,分别以亚里斯多德、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命名……但真正的科学革命,实际上只发生过两次。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沈括的所取得的科学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真正的科学革命”中第二次“科学革命”的突出成就,并概述它与前一次“科学革命”成就之间的关系。
2021-03-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