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当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下列哪一方针直接推动了这一局面的出现?
A.“百花齐放”B.“百家争鸣”C.“科教兴国”D.“三个面向”
2 . 有学者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做了研究统计发现,战国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春秋时期。这种变化反映战国时期
A.社会阶层流动日趋频繁
B.平民成为官员主要来源
C.贵族阶层退出政治舞台
D.平民政治代替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诏书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共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
A.儒家治国之道与君主政治相结合
B.君主的政治举措皆发自经典本义
C.君主施政拘泥于儒学的基本原则
D.儒学对专制皇权形成了制衡机制
2017-10-19更新 | 814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
(件数)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中国的世界记录》)
类别
数学
天文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①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并举出两例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近代科学在一批巨人的推动下产生,在这批巨人当中,排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位妇孺皆知的人,他就是艾萨克·牛顿。
——《大国崛起》
②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把牛顿“排在最中心的位置”。
材料三   下列是两幅反映现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图片

③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在哪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你再举两例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6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
历法
气象
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有何特点?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发明对欧洲社会和世界文明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