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两汉时期,对人祖的崇拜和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厚葬之风终汉一代都极为炽热,“生不极养,死乃重丧”成为风俗的流弊,如“京师贵戚…或至金缕玉匣,多埋珍宝”。这一现象反映出汉代
A.儒家思想影响增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僭越礼制现象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轼曾写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政府的推动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的完善D.科学技术的突破
3 . 1953-1957年,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第二次革新。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B.基础教育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稳步实施D.基础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年聂荣臻抱病到重庆等地的军工厂调查,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落后。1956年,聂荣臻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疾呼发展尖端国防科技,这一意见得到中央领导支持。同年,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国防科技建设的十二年规划纲要草案。不久,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两弹一星”,他积极组建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6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停止援助,国防尖端项目陷入“下马”危机,聂荣臻顶住压力坚决反对“两弹”下马。他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实行行政和技术“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强调科学家的事交给科学家去办。他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钱学森等老专家为大学生和技术骨干上课。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我国在国防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周萌《聂荣臻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聂荣臻在领导我国国防科技建设中所体现的精神。
5 . 1866年,清廷发生“同文馆之争”。奕䜣奏请在京师同文馆中添设“天文算学馆”,拟在科举制名下的秀才、举人中招生,这引发倭仁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倭仁强调“西学”可以由外省的俗人去讲,京城的士大夫、官宦和皇帝千万不能讲。这场争论
A.危及到了清朝统治B.为新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C.促使西学深入人心D.动摇了传统思想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在介绍近代中国某股社会思潮时评论道,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该股社会思潮
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B.以实现君主立宪为目的
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促进了中国文化转型
7 . 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A.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功能B.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改造方针
C.基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采信地圆、地动等天文地理学说,提出圆形的地球之上,“居中之国”并不存在;他还认为“今华夷通市,正朔相通”,故比较了中国农历与西洋历法的差异,“以便稽览”。这表明魏源
A.倡导“师夷长技以自强”
B.主张与外国进行“商战”
C.突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D.为制度变革寻求理论依据
2018-05-01更新 | 622次组卷 | 26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修养理论上,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发明本心”思想,以“本心”认识“圣贤之心”,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王阳明的这一主张
A.体现出一定的平等与叛逆萌芽
B.有效提升了普通大众的个人修养
C.解放了宋明理学对人们的束缚
D.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2019-02-19更新 | 362次组卷 | 19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雅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前苏格拉底时期,希腊哲学主要是探讨宇宙本体的自然哲学。苏格拉底开启了“心灵的转向”,通过认识人自身去探寻一种确定和永恒不变的真理,即人的美德和善。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希腊人追求科学真理B.美德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哲学的地位不断提高D.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