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变异,思想文化异彩纷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人记载:“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盖四民各有定业,百姓安于农亩,无有他志。……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昔逐末之人尚少,今……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随着商业繁荣,一些进步人士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学者余英时认为,名士群起为商人作传、写墓志铭,当数明代新现象。王守仁在《节庵方公墓表》(墓主弃儒经商)中说:“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此文被余英时誉为“新儒家社会思想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

材料二     昆曲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从晚明到乾隆。江南文人雅士因富裕而有了闲情逸致,追求审美品位精致化,投身戏曲创作,浸润在柔靡艺术境界之中。汤显祖所学的思想主脉,是赤子良知、解缆放帆等。“解缆放帆”就是把束缚思想的船缆解开,把帆升起来,让良知翱翔。小说戏曲的蓬勃写作与戏曲表演的兴盛,与阳明学派心性自主想法的普及民间,关系十分密切。

--摘编自郑培凯《晚明文化与昆曲盛世》

材料三     就儒家观点而言,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五伦”,传统顺序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别、长幼之序和朋友之信。然明《山水情传》论道:“话说人生夫妇一伦,乃是五伦中第一件。”《放言》提出:“故朋友者,五伦之纲也。”毋庸置疑,明末是第一次大规模批评儒家伦理的时代,它与“五四”新文化关系颇密,并成为其文化源头。尽管明末、近代、“五四”的时代背景和外部环境各有差异,但是批判儒家传统伦理的精神无疑归趋一致。

-摘自陈宝良《明末儒家伦理的困境及其新动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明代“六七分去农”“逐末”的原因。从“四民”的角度,概括余英时赞誉《节庵方公墓表》的理由。
(2)写出材料二中著名戏剧家的一部昆曲作品。根据材料二,简析晚明昆曲蓬勃发展的原因。
(3)明代儒学仍居正统地位,但也受到一定冲击。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①说明儒学的正统地位在平遥古城的城墙设计与建筑布局中的体现。②概括材料三儒家伦理的“新动向”,简述“五四”时代陈独秀如何“批判儒家传统伦理”?
2021-05-11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0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缁衣·体全章》

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材料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其中有《缁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


(1)分别指出以上记载了《缁衣》篇的两则史料的类型。
(2)对比分析以上两则史料中《缁衣·体全章》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2020-06-30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史料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史者垂于来今以作则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
A.史学应注重对过去的记述B.史学应重视“经世”功用
C.史学应遵循社会运行法则D.史学应突出史鉴的功能
2020-06-27更新 | 5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41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有
①《武经总要》介绍指南鱼和火药武器   ②《天工开物》有造纸工序示意图
③《梦溪笔谈》记载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④《旌德县志》由木活字印制而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6-14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4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5 . 我们来看看新文化派的主张:一、废除汉语,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刘半农、钱玄同);二、废除汉字,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钱玄同);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三、废除中国戏曲;四、废除中医中药。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对中华传统文化看法过于片面②对传统文化态度过于偏激   
③用极端手段批判封建礼教④要求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6-04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点01中医-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不同学者有关康有为的记载
记载出处
“(康有为)初讲学长兴里,号长兴学舍,好浏览西学译本,凡上海广学会出版之书报,莫不尽量购取。”冯自由《革命逸史》
康有为自己向香港《中国邮报》编辑说:“我信仰维新,主要归功于两位传教士,李提摩太牧师和林乐知牧师的著作。”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在万木草堂讲学时,康有为称“尧、舜如今之滇、黔土司头人也”;又称:“尧、舜皆孔子创议。”茅海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
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A.体现了时代性和自身的局限性B.尚未突破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
C.反映了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完全得益于西方传教士的熏陶
2020-07-04更新 | 253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密10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分层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蹴鞠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盛行于宫廷和民间,宋人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下图为元代钱选所绘《宋太祖蹴鞠图》。这说明
A.艺术创作源于一定的社会现实B.绘画如实再现历史场景
C.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古代中国D.古人普遍重视体育锻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尚书.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历代王朝颁行了100余部历法。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足
A.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B.国家统一需要
C.宣扬“君权神授”思想D.疆域不断扩大
9 . 有学者发现,中国古典作品格外重视记载古代发明家和革新家,并赋予他们相当的荣誉,如公输班、李冰、黄道婆等。或许再也找不出其他民族的文化像中国这样,直到明清时期还醉心于把普通人奉为神灵。可见,在该学者看来中华民族
A.技术革新成就领先于其他国家B.早已形成推崇技术进步的传统
C.重视神话故事的激励教育价值D.性格养成植根于优良历史传统
2021-02-05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10“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科技发展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中国古代医学名著中有关“茶"的记载。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作者或朝代篇名内容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之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茶治便脓血甚效。
华佗《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解酒食之毒。利小便,去疾热,止渴。令人少睡有力,悦志,清头目。

A.《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最早记述茶的书籍
B.茶叶对我国古代医学产生重大影响
C.汉末社会动荡促成对茶叶保健功能的研究
D.茶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和饮料功能
2021-01-25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6秦汉魏晋思想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