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的形成特征是文化认同:神话认同是其形成的前提,身份认同是其形成的标志,国家认同是其形成的结束。中华民族的关系特征是互相依存,文化依存是其精神力量的源泉,经济依存是其物质生活的基础,政治依存是其共同命运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发展特征是融合统一,理论升华是先导,共同奋斗是动力,安定强盛是结果。

——摘编自白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特征》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2-27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文学理论家在文章里提到:“就目前文学理论的现状来看,整个情势的发展显示,大家都赞成文学应该趋向于忠实的模仿由自然提供的模型。”体现材料观点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苹果车》C.《悲惨世界》D.《老人与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春秋晚期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以“出奇设伏”、“变诈”取胜为主要思想特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但是该书问世后在当时并没有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主要原因是当时
A.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书写材料落后B.社会秩序稳健,缺乏军事思想传播的土壤
C.儒家仁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D.传统贵族社会思维影响深远
2021-02-2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说:所谓专制或专横的政府,是指君主可以随意夺走一个人的财产和生命。如果说曾有一个国家,在那里人的生命、财产和荣誉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便是中国。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A.先秦法家思想长期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B.传统封建社会存在制约绝对权力因素
C.封建社会重视保护人民私人财产安全
D.传统民本思想是西方启蒙思想的渊源
5 . 宋代士大夫群体普遍意识到:“士之所官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夫圣人之术,修其身,治天下国家,在于安危治乱,不在章句名数焉而已,”由是出现一批以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为代表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的新型士人,自觉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主导国家政治方向。这说明宋代
A.科举制造就了新的社会阶层B.士人群体锐意推进改革的努力
C.士人群体的崛起制约了皇权D.强化了修齐而治平的士道精神
2020-09-1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1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善画人物画,他描绘了许多渔翁、樵子、纤夫、漂母,乃至盲叟、盲妇的生活形象。黄慎的画作
A.重视文人画写实风格B.真实反映历史现象
C.注重画面严整与和谐D.具有世俗化的特征
7 . 春秋战国时期,面对当时出现的私有观念,儒、墨、法家诸子既肯定“私利”的合理性,又充分颂扬“公有”。这表明儒、墨、法家诸子
A.充分肯定夏商周三代B.认可天下为公的社会
C.都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全面否定了私有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介绍了卡内基、托尔斯泰、富兰克林等人,希望塑造一批“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人”。据此推论,早期新文化运动意在
A.唤醒国民的人权意识和科学精神B.关注旧道德与新思想的融合
C.重视民族和国家意识觉醒的影响D.宣传马克思主义以拯救中国
9 . 顾炎武反对盐铁专卖,指出由商人自由贩卖才是“得中正之法”;唐甄认为财富的生产和增值是一个自然而然进行的过程。出现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集权的强化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主导D.抑商政策的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2020-07-12更新 | 8043次组卷 | 113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红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