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2021-06-09更新 | 9489次组卷 | 78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2021-06-08更新 | 17971次组卷 | 137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下列思想主张最接近这一主旨的是(  )
A.“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B.“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
C.“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4 . 某一文学流派的特点是“一种对于感情生活的突现,它受想象活动的激发与引导,反过来,又激发并引导想象活动”。下列属于该流派作品的是
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
C.《大卫·科波菲尔》D.《童年》
2021-03-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开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该大会
A.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完成了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C.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老子认为“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即要把小的征兆当成大事,把少的征兆当成多的后果,用恩德对待他人的怨恨。又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即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在此,老子的主旨是强调
A.做事需讲智慧B.做事需想后果
C.做人逆来顺受D.做人不拘小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载,字子厚,陕西眉县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著书立说和教书育人。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关中兴教,使“关学”大盛,以德育人,使学者辈出,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张载认为,要使人为善,就必须通过教育、学习、变化气质,返本为善,从而使其成为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圣人境界,“志”是教育的大前提,一个人求知为学、为人做官,都必须“立其志”。他认为学习求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序”过程,既不能停止间断,又不能急于求成,老师应循序而教,学生应循序而学。他还主张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的求知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接受能力去教化,以满足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他认为,学习求知必须虚心,虚心方能接纳百物,汇合各种知识,进入神明之境。教育必须注重道济天下,利济众生。教育学生做一个对天下和人民有用的人,圣人之学就是为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的。

——摘编自《宋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载的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载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空观念是将所认识的史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是重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要求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要求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把握历史上的变化和延续,并据此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从上图所示序号中任选一个序号,指出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并据该事件提炼一个具体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3-16更新 | 349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人类历史多次因为病毒、疾病的爆发而发生重大改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该书所指的瘟疫是14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鼠疫大流行,黑死病这个名词就来源于此)。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当时意大利一位伟大作家薄伽丘以深刻影响。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他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十日谈》。

——百度百科

材料三   艾萨克·牛顿在剑桥大学基本上靠自修学完了当时的数学和光学知识,此后不久(1665-1666年间,当时他从剑桥退隐到家乡以躲避瘟疫)就卓然有成……也就是在此期间,他开始了对行星运动问题的思索……有资料证明,牛顿在1666年就猜想到,地球上的重力有可能延伸到月球使之维持在其轨道上。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结合所学,以美洲和欧洲交流为例,说明“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薄伽丘《十日谈》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并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出1665-1666年间牛顿在数学和光学方面的科学成就各一例。在此期间牛顿开始思考行星运动问题,请分析牛顿成功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原因。
2021-03-01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七彩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自明代中叶以来,我国传统农业文明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超越前代的辉煌成就,同时在其内部也生长出了某些新的经济因素、新的思想观念并出现新的文学艺术成就。

材料一   松江府在万历年间“官民军灶垦田凡二百万亩,大半植棉,当不止百万亩。”正德年间“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贼,……全赖此(棉织布)一机一杼而已。”明正德年间“里媪晨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明崇祯年间,松江府的朱家角镇是“商贾凑聚,贸易花东、京省标客往来不绝,今为巨镇。”

——摘编《松江府志》、徐光启《农政全书校注》

材料二   到了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生活的需要了,而已成为主要是商品生产和贸易交换的经济活动了,并出现了拥有相当数量和实力的手工业主、工人和商贾集团,他们的存在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理应给予新的定位。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白话小说是一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它适应了这一时期商业城镇的发展和广大新兴市民阶层精神生活的需要。就拿戏曲来说,明中期以来发展起来的南戏传奇并非仅仅是案头的文学作品,他还是舞台演出的刷本。特别是明中叶寄居江苏昆山的魏良辅,经十年足不下楼的琢磨,创作了“水磨调”即“昆山腔”。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朝中期以来松江棉纺织业兴盛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经济主张及其反映的生产关系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在敢于批判君主专制基础上并进而提出了哪些限制君权的主张及其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分析明代中叶以后古典小说进入黄金时代的背景,指出《西游记》的作者及其内容。②明朝中期以魏良辅为首的艺术家对昆腔进行了革新,请指出革新后昆腔的优点及其影响,用一句话概括昆曲的地位。
2021-03-01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七彩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