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
(1)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这一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材料二  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材料三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试从政治、思想和社会习俗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材料四  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4)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现实意义?
2016-11-18更新 | 4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羊是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家畜之一。在距今约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出现陶型羊的形象。商代用羊的肩胛骨占以问凶吉,甲骨文中就有羊的象形文字。有人统计古代典籍《诗经》中讲到羊的诗篇有13篇之多。可以说(            )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养羊的国家
B.先秦时期羊是古代先民尊崇的吉祥动物
C.羊的温顺、亲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折射
D.“羊文化”与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3 .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节传等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粗略统计,《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
材料二   14—16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为摆脱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还在一些王公、贵族和地方统治者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学校。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制的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孟都亚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称为“快乐之家”,在意大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学校中,聘请有名学者,并招收欧洲各地来的学生,施以所谓通才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外国学生回去后,遂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广为传播。
材料三   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国会讨论该法时,提案人福斯特说:“我们决不能再拖延下去……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一一即使他们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们也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同样……给人民以政治权力,我们就不能再拖延他们应受的教育。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需要解决,而这些无知的选民是无力回答、无力解决的,迅速发展教育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人才观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孟都亚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说明其历史背景。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向。材料所反映的近代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给我们哪些启示?
2016-11-2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信阳高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4 .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有
项目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①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       
②发展农业的需求
③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       
④科举取士的促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材料三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14世纪后,西方工商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不断得到成长与发展,……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向世界,注重实践的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也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中国发明了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这些重要的东西,外国今日知道利用他、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由此可见中国古时不是没有能力的,因为后来失了那种能力,所以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现在要恢复固有的地位,便先要把我们固有的能力一齐都恢复起来。
——摘自《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其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地位的变化,并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原因。
(3)如何理解孙中山说的“外国今日知道利用它(四大发明),所以他们能够有今日的强盛”?
(4)材料四中孙中山对“我们民族的地位也逐渐退化”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
2010-05-04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陕州中学高二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