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近些年来,反映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请认真观察下面的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预告图片,完成相关任务。

A 《刺杀希特勒》 B 《明治维新》 C 《偷袭珍珠港》

D 《再见,列宁》 E 《拿破仑》 F 《达.芬奇的一生》
(1)上面6个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属于文艺史研究范畴的话题是_ F 《达.芬奇的一生》

(2)话题B、C、D、E、F按史学时间先后排列,应为__ F-E-B-C-D
____________,其中主要属于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期范畴的话题是 BE________。
(3)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艺团体为考查青年演员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历史文化素养的试题。现请你从上面影视剧中挑选1个话题(除例题外),依据所学知识设计1个相关问题,给出参考答案,并从历史角度作出设计说明,向该网站投稿。
要求 a问题设计简洁明了,知识性强 b围绕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影响及评价
例:话 题:《再见,列宁》
问 题:东欧剧变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案:各国原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欧洲政治版图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
设计理由:《再见,列宁》反映了东欧剧变在民众中的影响,围绕这一主题作出如上设计。
① 话题———
② 问题———
③ 答案———
④ 设计理由—
2016-11-18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皖东南三校2010届毕业班第四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由此可知
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
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D.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44
五四运动45
辛亥革命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材料三   


——《观念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革命与改革此消彼长的国内因素。
(4)基于以上分析,谈谈数据库应用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新突破。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

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

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碎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孔子遂行,反乎鲁。

——《史记•孔子世家》

材料二   欧洲人经过马可•波罗以至明代西洋传教士的报道,知道东方有一个庞大的国家与复杂的文明。由于这些报道,都是选取中华文明足以称道之处,因此……尤其是启蒙运动的学者……对东方的中国常多溢美之词,…,…这一阶段过去了(18世纪以后),欧洲对东方的知识也比较清楚了,他们对中国文明的评价遂转了一个大弯,由称颂一变为轻视。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三   即便20世纪的中国不断试图摒弃孔子;但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来说,孔子又常驻心间。他提倡忠孝礼义,因为这有助于促进社会及宇宙的和谐。……无冕之王孔子,是对其人民的命运影响最深远的人之一。而他的人民却往往最忽视他思想的深邃以及伦理的本原:那就是建立在经验与学习之上的责任与关怀。

——(法)瓦尔特:《中国史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齐景公对孔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从儒家思想和时代特征方面分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文明曾先后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角度分析其原因。
(3)举例说明20世纪的中国曾“试图摒弃孔子”。据材料三,说明21世纪的中国人对孔子的态度及不足之处。
(4)据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们接受思想的因素。
6 . 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此变化不能反映
A.广大民众的觉醒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
C.时代主题的变迁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
7 .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
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
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