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就是“天下大同”。所谓“天下”者,是所有人所有民族所有国家共有之天下。所谓“大同”者,《礼记》中说:“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吕氏春秋》中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基于“天下大同”,中国的古贤们还提出了“民惟邦本”“国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所谓“以民为本”,就是倡导社会经济、政治、活动和治国理政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天下民众共同利益,实现“安民”“富民”“乐民”。西汉著名的政论家贾谊就说过:为政者应“以富乐民为功,而以贫苦民为罪”。当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没有也不可能贯彻实行“天下为公”“以民为本”,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安民”“富民”“乐民”。但是,“天下大同”和“以民为本”这种体现人民性、民主性的先进思想和美好社会理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却一直为致力于社会进步的志士和劳动人民在不断追求和长期实践斗争中传承下来。

——摘编自滕文生《天下为公:中华文明的世界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章太炎在1918年时说:“六七年来所见国中人物,皆暴起一时,小成即堕。”重要的是,“一国人物,未有可保五年之人,而中间主于干之位遂虚矣”。胡适在同一时期也注意到同样的现象。他在1919年感叹说:“十年来的人物,只有死者能保住盛名。”1927年,新文化运动的追随者梁叔莹责备胡适一辈说:“这些老少年们还没有做完他们前驱的工作,还没有把一班人带上新时代的坦途.上,他们便撒手不管了。”

——摘编自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需史论结合。)
2022-03-12更新 | 13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高二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月考(3月)文综历史试题
3 . 近代人文主义的发展有着明确的意涵,也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形式和多重的认知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他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北半球的气候自14世纪开始转寒,在1470~1520年形成一个“冰河期”。1315年到1319年间欧洲暴雨连绵,在高纬度地区开始,饥荒席卷欧洲大陆,导致数千人死亡。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从君士坦丁堡、热那亚、马赛漫延开来,竞一下子夺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丰饶世界”结束了:地中海海岸13世纪形成的繁荣的物价模式和工资形态被颠覆,更多雇工的人身依附被取消了;通晓古拉丁语的牧师和教师大量病亡,倡议用本国语作为严肃写作工具成为潮流。旱灾、洪灾、时疫、饥荒,不断上演,流民、动乱、战争、极权,家常便饭。……一个好端端的人在一夜之间悲惨死去,使阿奎那时代对理性神学信仰很快崩溃了。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布莱恩·费根《小冰河时代》等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予“文艺复兴”的含义完整地解释。
(2)根据材料二,按唯物主义原理阐释欧洲人文主义“复兴”的历史背景。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哪些视角?
(3)思想的变迁往往体现在建筑文化上。根据材料三,指出图中建筑的名称及其建造者,并简述其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2019-12-09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选考模拟(百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