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6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2019-06-08更新 | 7353次组卷 | 51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五单元古今中外科技文艺的巨大成就(B卷真题滚动练)
2 . 2022 年4月,第 131届广交会在线上举办,丹东市组织 30家企业“登云”参展,相继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了“屏对屏”商洽。这客观上说明(     
A.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B.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改变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商务D.现代科技促进信息交流
2022-10-27更新 | 2893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B卷·能力提升卷)-【单元测试】高一历史分层训练AB卷(中外历史纲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劝善金科》.根据《西游记》撰《昇平宝筏》,根据《三国演义》撰《鼎峙春秋》,根据《水浒传》撰《忠义璇图》。下列各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影响戏曲的创作
②统治者的喜爱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推手
③畅音阁坐落于颐和园内的政治活动区
④这些剧本的编排标志着京剧正式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01-12更新 | 3155次组卷 | 17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总结提升)-【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2018-06-09更新 | 9645次组卷 | 146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高三复习专题训练 必修三 第三单元综合训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图片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图 第一步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2020-07-09更新 | 5096次组卷 | 3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基础过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A.小纂B.隶书C.楷书D.草书
2021-06-15更新 | 4296次组卷 | 5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B.自然C.人D.政治
2019-06-08更新 | 8080次组卷 | 95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综合练习: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8 . 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判断下列有关清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支撑式指北罗盘用于方向测定
B.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C.避暑山庄、圆明园的营造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
D.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
2021-06-15更新 | 3260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十五单元古今中外科技文艺的巨大成就(B卷真题滚动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73年,华蘅芳等人翻译的《地学浅释》把英国学者赖尔的地质学理论介绍到中国。赖尔认为,地质的进化过程,不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灾变造成的,而是由自然力量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的欢迎,是因为它
A.对自然演进规律进行了科学阐释B.传播了西方先进科学知识
C.与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共鸣D.动摇了恪守祖训的陈旧观念
2020-07-11更新 | 6116次组卷 | 59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单元第1~2课综合拔高练训练题
10 . 1916年9月,《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这看似是因为上海基督教青年会指责《青年杂志》与他们的刊物在名称上有雷同、混淆之嫌,要求其改名,其实际上正如后来史家所说:“添加一个‘新’字,实则‘新’意迭出,寄托着陈独秀独特的理念和深厚的思想感情。”可见,《新青年》的“新”意最突出的是(     
A.创新服务面向青年群体B.采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C.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D.高举思想启蒙利器以救国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