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董仲舒提倡“必仁且智”“安人正我"“重志贵意”等,特别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他提出“事在强勉”,只有强勉努力才能修行成才。这表明董仲舒意在
A.促进个人的价值实现B.抑制地主豪强势力膨胀
C.明确人性善恶的标准D.推动儒家思想焕发生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ニ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D.瓷器成为文学艺术传播主要媒介
2021-09-08更新 | 978次组卷 | 66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能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自谭嗣同在《仁学》中首揭“个人自主之权”以来,“个人自主”成为中国知识人的中心价值之一。1916年初,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也特别提倡“尊重个人独立自主的人格”,但此后这种价值观逐渐让位于国家主义。这主要是因为
A.西方民主影响力降低B.近代思想广泛传播
C.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4 . 1919年,我国知识界兴起了整理国故运动,认为国故(我国固有的文化)中有“国粹”,也有“国渣”,要“博采参考比较的资料”,把这两者分清楚;治史的目的是“明变、求因与批判”。这一运动
A.声讨了袁世凯复辟帝制B.弘扬了传统的史学价值
C.带有绝对化的思想倾向D.适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
B.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
D.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
6 . 20世纪的某画家认为,内容对形式不具有决定作用,艺术形式可以不依赖内容而具有独立的价值,宣告与古典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分道扬镳。下列与该画家观点相近的是
A.艺术具有民族性B.艺术要再现现实
C.用光和色描绘“瞬间印象”D.反传统反理性地表现自我
7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些儒学家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强调“存理灭欲”D.明末进步思想产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近代西方自由主义者强调自由对于个人本身的意义,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严复的关注却不在于此,他注意的是自由外在的工具价值,关心的是自由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这反映出
A.自由主义认识受社会环境影响
B.国家自由要高于公民个人自由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严复弥补西方自由主义之不足
2021-06-16更新 | 6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第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与发展(A卷新题基础练)
9 . 正如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所强调的:“谁要是想阻碍人类的天性……那只怕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西方的人文精神即是从强调人的天性,人自身的幸福、价值和尊严开始的,正是这样的人文观,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开端。这说明
A.人文主义是薄伽丘首先提出的B.人文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彰显人性
C.人的天性是不加约束的自由D.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的开端
2021-10-05更新 | 384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滚动双测卷-思想史模块检测卷(A卷新题基础练)
10 . 与12至13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世纪后期欧洲人重视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形成了一种理想:成为“通才”,即通过个人天赋和后天努力通晓各种领域的知识并获得名望的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人
A.崇尚自由民主B.猛烈抨击封建专制统治
C.关注个人价值D.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
2021-06-01更新 | 724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