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59 道试题
1 . 据统计,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颁布了多达300余部的禁奢法令,这股禁奢立法的势头延续到了18世纪,对意大利近代消费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国家政府决策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规模禁奢立法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思想引发统治者恐慌B.适应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C.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责所在D.引导人们正常的消费习惯
2023-03-01更新 | 641次组卷 | 8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2 . 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的是(       
A.《四洲志》B.《瀛寰志略》C.《资政新篇》D.《海国图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在书中,他指出中国传统小说是“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源”;“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必新小说”。据此可知,梁启超旨在(     
A.批判传统文化B.推行维新变法
C.发起文学革命D.推动社会改良
2023-02-22更新 | 202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4 .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代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欧洲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场大地震。此处的“创新”体现在(     
A.否定对世界古代文化的简单复制B.借人文主义否定宗教信仰自由
C.文学艺术作品与宗教的融会贯通D.将解放欲求注入人文主义复兴
2023-02-21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5 . 针对中华民国建立后的种种乱象,鲁迅曾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也有人看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新文化运动,认为这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以下表述最能体现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民主与专制的较量B.文明与陋习的交织
C.启蒙与保守的博弈D.新“声”与旧“音”的碰撞
2023-02-21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2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选择题)
6 . 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种思想的出现(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C.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D.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
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
2023-02-12更新 | 220次组卷 | 9卷引用: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8 . 18世纪中期,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文中提出了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的理论,伏尔泰却称其理论是“鼓励盗窃、抢劫的穷光蛋哲学”。二者分歧的实质是(     
A.是否反封建B.私有制的存废
C.社会改造方案的差异D.阶级属性的对立
2023-02-10更新 | 873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巩固卷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9 . 鸦片战争期间,魏源曾评价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帅,歼夷兵⋯⋯孰谓我兵陆战之不如夷者?”这一评价体现出(     
A.官民关系的改善B.中国民众力量的强大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践行D.魏源对西方认知的转变
2023-02-10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5晚清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10 . 清初思想家唐甄曾说:车是载物用的,舟是渡河用的,圣贤的出现在于救民于水火。如果车不能载物,就不如无车;舟不能涉水,而不如无舟;圣贤不能救民,则不如无贤。这一言论旨在(     
A.鼓励人民革新生产工具B.树立经世致用的学风
C.继承发扬荀子儒家思想D.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
2023-02-10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巩固卷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