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0 道试题
1 .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C.封建经济发展D.私学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2016-11-27更新 | 4410次组卷 | 99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上)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3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76次组卷 | 115卷引用: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014·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2016-11-27更新 | 2830次组卷 | 42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5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
2016-11-27更新 | 1423次组卷 | 50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 ②墨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6-11-27更新 | 504次组卷 | 29卷引用: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7 . 孙中山指出:“想要中国进步,不但是对于政治,主张要革命,就是对于学问,也主张要革命;要把全中国人几千年走错了的路,都来改正,所以主张学问和思想都要经过一番革命……从前主张革命的时候,人人都说是要‘造反’。说到学问思想上,要去推翻他,就是要把思想反过来。”可见,孙中山的革命观(   
A.指的是通过激烈方式改朝换代
B.专门指国家政治制度上的改变
C.指在国家制度上终止君主的垄断
D.包含武力革命、思想文化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2016-11-18更新 | 2071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中外历史纲要下)【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孔子主张人在修养成长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其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和不彻底。其中“他律”指的是(   
A.仁者爱人B.君主法治
C.礼乐规范D.三省吾身
2016-08-26更新 | 457次组卷 | 17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819年,唐朝刑部侍郎韩愈冒死上奏《谏迎佛骨表》,反对朝廷推助佛教在中原的传播。险被唐宪宗处死,宰相极力劝谏,才免了韩愈死罪,贬他到南方潮州做刺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佛教一度成为唐朝统治思想B.韩愈视复兴儒家文化为己任
C.此抗争恢复了儒家主导地位D.唐朝时儒家地位一直不稳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